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普洱江城:林下经济新模式 绿色发展多样路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1日 10:45:10  来源: 云南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而绿色发展又是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治本之策。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镇自2018年发展林下经济以来,农林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铺就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走进曲水镇,25余万亩郁郁葱葱的橡胶林映入眼帘,而在高大挺拔的橡胶树下,当地胶农种植的砂仁如今也绿意盎然。橡胶树下的砂仁随风摇曳,砂仁树下的花开得星星点点,甚是喜人。

  曲水镇林下经济的全面兴起,带来的直接效益便是胶农增收。以云胶江城公司林下经济为抓手,发挥村集体土地撬动示范作用,突出政策和项目帮扶实效,经过5年多的努力,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公司林下经济栽植面积2000余亩,林下种植砂仁13365亩、药材700余亩。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使年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的农牧户达到230余户。

  云胶江城公司八队队长刘会强说:“现在已经有很多家庭都跟着我们一起种植砂仁,每一年因为砂仁增加收入的家庭,少的几千块,多的有几万块,我们还成立了砂仁合作社。下一步,我们计划还要推广,加强管理,把品质做得更好更优,合适种的中药材要继续去挖潜力,带动员工增加收入。”

  发展林下经济,不但不与农业生产争地,还能让林地资源变成增收的“流动资本”。如今,曲水镇的一片片橡胶林,从杂草丛生变成了“聚宝盆”,除了种植砂仁、药材,林下“小菜园”也在逐渐兴起。

  云胶江城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陶建祥说:“云胶江城公司围绕主业抓辅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首先是增加土地使用率,在有限土地资源下增大了产出,借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低产林改造的东风,我们不断拓宽林业发展空间,形成了以砂仁、草珊瑚等为主的多形式林下经济模式,不仅实现了立体生产,产生了林业生态效益,还大幅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21年,公司精选24万株砂仁苗助力江城县乡村振兴,折合人民币60.81万元,带动百姓增收。”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丽娅 杨宽

责任编辑:赵芸瑞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