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者总督吴其濬 为政与做学问两不误,道光皇帝赞其“学优守洁,办事认真”
日本翻印出版的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书影
作为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出版的《滇南矿厂图略》
云南没有出过严格意义上的状元,但是,却有状元出身,为政与做学问两不误的名贤,先后到云南任巡抚和总督,留下了非凡的政声和影响中外的植物学、矿产业著作。他就是河南固始人吴其濬(1789年—1847年)。吴其濬自幼聪明好学,乡试中举后,出任内阁中书。但他不甘于以举人的出身沉沦下僚,因而公务之余,仍然刻苦读书。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吴其濬参加丁丑科殿试,以一甲一名夺魁,成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职务多变但尽职尽责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吴其濬选派为广东乡试正考官,选拔了许多广东的人才。道光元年(1821年),担任实录馆纂修官,因其父母相继谢世,回籍丁忧。还朝后,于道光九年(1829年)担任日讲起居注官。道光十一年(1831年),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二年(1832年)出任湖北提督学政,致力于培养湖北的人才,三年任满后回京城,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升为洗马。道光十五年(1835年),擢鸿胪寺卿,旋授通政司副使。道光十六年(1836年),超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充《玉蝶》馆副总裁。道光十七年(1837年),授兵部左侍郎,命提督江西学政,旋调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仍保留江西学政职务。后升任山西巡抚兼管盐政,在任上奏裁公费一万两,严捕烟贩,洁己奉公。道光二十年(1840年),调任湖南巡抚。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连署浙江、云南巡抚。
吴其濬任云南巡抚期间,大刀阔斧整顿东川矿务,使东川铜矿产业焕然一新。当时,鸦片战争战败,清朝廷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战争和巨额赔款让朝廷财政十分困难,吴其濬整顿东川矿务成效显著,多少缓解了财政问题。由于在云南政绩卓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吴其濬升任云贵总督。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因旧疾屡发,吴其濬陈请开缺免除职务。回乡不久,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病故。吴其濬为在云南官期间,勤于政务,屡上疏言事,多被采纳。道光皇帝赞其“学优守洁,办事认真”,加恩赏太子太保衔。
兴趣广泛著述丰富
吴其濬为官30年,职务多变,升迁缓慢,但他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办公务,脚踏实地做学问,可谓居官一品、学问一流。吴其濬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想问题、做学问,因此著述很多,计有《弹谱》《弹弓新编》《植物名实图考》《滇南矿厂图略》《念余阁诗抄》《军政辑要录》等,内容涉及植物学、医药、矿产、冶金、文学、艺术、军政等方面。
《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19世纪重要的植物学著作。全书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收植物838种,分谷类、蔬类、山草、石草、隰草、蔓草、芳草、水草、毒草、果类、木类等11类。主要把“经、史、子、集”四类古籍中有关植物的文献辑集而成。并引录陆羽《茶经》、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等多部专著。另一部分是《植物名实图考》,38卷,收载植物1714种,共分12类。该书所载植物,大半根据吴其濬亲自观察和调查研究所得。吴其濬曾在许多地方为官,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从百忙中抽空调查,了解当地各种植物。他在云南为官虽然只有3年左右,但他借助云南植物种类丰富的天然优势,调查了解到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珍稀植物。书中记载的植物均绘附精美图案,择要记载形色、性味、产地、用途等。其中对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据订正非常详细,至今仍是研究我国植物种属及其固有名称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部著作《滇南矿厂图略》,分为《滇南矿厂工器图略》《滇南矿厂舆程图略》两个部分,有图33幅,附《天工开物》《铜政全书》中有关云南铜矿的资料,以及吴其濬撰写的有关云南开发铜矿产业利弊的论文,是清代云南矿政的重要文献。这部图文并茂的著作(插图由徐金生绘)是吴其濬亲临东川整顿东川矿务后,抽空著述的。该书刊印不久,被法国人翻译成法文本,故名为《云南矿产志》。(张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