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云南省系列政策措施要点(三)
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六稳”“六保”重点任务,细化出台产业、创新、消费、外贸、外资等方面的稳增长政策措施,形成“1+N”政策体系,打出政策组合拳,全力以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知晓度、覆盖面,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稳定市场信心,梳理有关政策要点如下。
七、推动城乡区域发展
(一)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
出台了《云南省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升级若干政策措施》(云政办发〔2022〕6号)。
【政策要点】
一是提升规划设计水平。摸清底数,建立任务清单;加强统筹,高质量开展规划设计;强化规划整体性、协调性,提升城市品质。
二是提高管理效能。立足民生需求,明确改造范围;优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改造质量。
三是创新运营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共担机制;创新融资方式,打造特色街区;盘活土地资源,建设宜居城市;探索长效措施,巩固改造成果。
四是完善评价机制。积极主动作为,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狠抓工作落实;注重示范引领,打造样板典范。
(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发展
出台了《支持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的若干政策措施》(云发改易地〔2022〕28号)。
【政策要点】
一是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质量。健全就业帮扶工作机制,扩大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加强搬迁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发挥以工代赈促进就业作用,加大搬迁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
二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提高安置区资产运营效益,盘活迁出区资源资产。
三是加快安置区与迁入地融合发展。提升完善配套设施,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建立搬迁家庭新增人口住房困难保障机制。
四是建立定向精准帮扶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后续扶持工作机制,落实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机制作用,实行驻点帮扶工作机制,健全考核工作机制。
八、深化改革、优化服务
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意见》(云发〔2021〕23号)、《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意见》(云政发〔2021〕21号)、《云南省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云政办发〔2022〕18号)、《云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21〕31号)以及《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试行)》(云政发〔2022〕13号)。
《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意见》
【政策要点】
一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稳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二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全面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三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
四是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构建有效协调的经济运行调节新机制,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体系转型。
五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
六是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七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深层次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意见》
【政策要点】
一方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登记注册效率,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升财税金融服务水平,强化要素保障,支持创业创新,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健全完善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机制。
另一方面,狠抓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工业企业,培育壮大建筑业企业,培育壮大商贸企业,培育壮大服务业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云南省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政策要点】
一是深化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巩固深化规划用地审批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行证明事项清单管理,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二是健全监管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监管效能。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包容审慎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三是优化政务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方便群众办事。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数据有序共享,统筹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和互通互认,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优化民生保障服务,强化政务服务效能监督。
四是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大力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云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实施方案》
【政策要点】
一是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引导新就业形态发展。
二是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健全惠企服务措施,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提升认证服务质量,全面优化涉企审批服务。
三是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再造投资审批流程,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四是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破除消费隐性限制,支持新产品开发上市。
五是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巩固提升外商投资环境,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持续清理规范口岸收费。
六是进一步优化民生服务。优化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精准实施帮扶救助,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七是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行政审批事项监管,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试行)》
【政策要点】
一是树牢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的鲜明导向。
二是完善重大项目生成机制。形成中长期重大项目库,确定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确定年度“重中之重”项目,实行重大项目分类管理,实行重大项目分级管理。
三是推进项目签约落地。及时公开发布项目信息,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四是完善审批和要素保障机制。强化项目科学决策,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建立政府专人专责工作机制,加强要素资源保障省级统筹,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
五是完善动态调度服务机制。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高位统筹协调,加强日常调度,加大现场办公力度,加强责任督导。
六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加强奖惩激励,开展投资项目绩效考核。
九、加强人才支撑
出台了《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云办发〔2022〕9号)、《关于实施“技能云南”行动的意见》(云政发〔2021〕28号)。
《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
【政策要点】
一是精准引进产业急需人才。二是加强产业人才自主培养。三是打造产业人才创新平台。四是夯实园区产业人才支撑。五是发挥企业用才主体作用。六是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七是健全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八是完善产业人才激励政策。九是强化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十是构建宜业宜居人才生态。
《关于实施“技能云南”行动的意见》
【政策要点】
一是强化“十个一批”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技能人才计划”、“康养云师傅计划”、“生态卫士计划”、“云品工匠计划”、“马兰花计划”、“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企业新型学徒制计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壮大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计划”。
二是实施“六个一万”人才专项培养工程。培养1万名以上乡村振兴紧缺人才、1万名以上文化旅游人才、1万名以上经营管理人才、1万名以上数字化人才、1万名以上电子商务人才、1万名以上对外合作交流人才。
三是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四个载体建设”。推进技能人才基础能力建设、职业培训数字化建设、优质技工院校建设、技工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健全技能人才“四个评价激励机制”。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技能人才成长机制、高技能领军人才激励机制。
五是强化职业技能竞赛“四个引领”。强化“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引领、“技能兴滇”岗位练兵引领、“职业技能竞赛季”引领、竞赛获奖选手激励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