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句“这里的孩子需要教育”,他不顾世俗偏见和家人反对,毅然走进当时大家避而远之的“麻风村”,成为村里的首位教师。扎根乡村35年来,他全身心扑在教育上,成为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心一意为群众;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一言一行显担当。他,就是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
35年前,农加贵第一次踏进偏僻、贫困的“麻风村”,就被村民们的热情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感动,成为村里的第一位外乡人、第一位教师。多年来,他是孩子们的老师、保姆、炊事员,每天在教室与厨房之间奔忙,却从未叫一声苦,也没有向上级提出要一名帮手。他探索出复式教学法,既兼顾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在35年的教学中,农加贵共招收了12个教学班(每3年招生一次)110名学生,送走小学毕业生8届,共96人。历届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中,落松地小学始终在全县名列前茅。他四处奔走想办法,消除社会对来自这个“特殊”村子的孩子们的顾虑。如今,落松地村已渐渐远离了传染病,孩子们也在他的悉心教育下,走上了工作岗位。
最让农加贵牵挂的,还有落松地村的群众。农加贵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村里唯一的知识分子,村民读信、写信,村组长写通知、阅读农用机械使用说明书,都要请他帮忙。群众家中的电扇、电视、收音机坏了,农加贵从不因工作忙碌而推辞,总是一有时间就帮忙修理,且从不收费,配零件也是他自己掏钱。曾经,从落松地小学到县城要走17公里的羊肠小道,步行需要3个多小时,山路上时常能看见农加贵奔波为村民们服务的身影。为了提高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他开办了一个成人技术晚班,教群众识字,并讲解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由于村民们十分热情,技术班的上课时间从最初的每周两次增加到后来的每周四次。
2018年,农加贵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获得奖金10万元。这一年,他的孩子还在读书,村里的老屋需要改造,爱人在家盘田种地也需要开支,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把奖金全部捐给县教育局,用于奖励长期在边远山村教书的困难家庭教师和因家庭困难读不起书的优秀学生。“这10万元够你在县城买一套商品房的首付款,你可以在县城买一小间门面房做生意,还可以买一辆车来开啊!”在家人和朋友看来,农加贵的这个举动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坚守乡村教育一线35年的农加贵心里,他懂得边远山区教师和家庭困难学生的不易,更懂得群众对改变孩子命运的热切期盼,更懂得共产党员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云南网记者 李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