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了解脱贫攻坚情况;走进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来到和顺古镇考察调研。
保山市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纲”和“魂”,在高质量发展跑道上接续奋进,跨越发展的新画卷在全市各族人民的奋力拼搏中精彩铺展。
对标对表,明确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临保山腾冲,让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干劲。”1月14日,艾思奇纪念馆原馆长、和顺图书馆原馆长寸茂鸿回忆起去年1月19日的场景,仍然兴奋不已。
一年来,保山市委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以上率下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保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标对表“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保山市完善了“一条路子、两个前列、三城定位、四化发展、五马竞争”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奋斗目标。
对标对表云南“四个突出特点”,保山市深入开展了市情新内涵大讨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对标对表“四点指示要求”,保山市逐一细化分解任务,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高质量跨越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同心同德,攻坚克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
一年来,保山市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战役一起打、两个胜利一起夺。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四早”措施,坚决做到“五个管住”,全面筑牢国门防线,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及时制定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11条意见等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和对冲疫情影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保山举全市之力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剩余2761户1016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动态清零。与此同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腾冲市司莫拉等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有力推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表示,2020年是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先后启动了司莫拉幸福佤乡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成立了腾冲市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合作社,积极推进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等,一年下来,党员干部和佤族群众忙得不亦乐乎。
预计2020年,保山市生产总值增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2%左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2.5%和15%,民营经济增加值增3%。
聚焦聚力,培育产业
城市依产业而兴,产业依城市而旺。
“十三五”收官之年回望,保山市各项产业风风火火、风生水起。
一年来,保山市聚焦聚力培育产业体系,以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为重点聚力打造绿色能源牌。2020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3.2%左右。
岁末年初,保山市农业产业发展喜事连连。
去年12月20日,保山市腾冲肉牛产业研究院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地在腾冲揭牌。今年1月11日,保山市隆阳区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在杨柳乡干田社区开工。
2020年以来,保山市以农业产业一体化为重点聚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大力扶持生猪、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东方希望、上海鹏欣等龙头企业落户保山,预计农业增加值增6%。
一年来,保山市还以大滇西旅游环线枢纽建设为重点聚力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建成运营4个半山酒店,和顺古镇创建5A级景区通过国家景观质量评审,青华海等8个景区获评4A级景区,香柏场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旅游革命”评价居全省前列、获省级奖励2亿元。
深入深化,改革开放
2020年,保山市9个领域337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年来,全市各类园区布局、定位和功能不断优化提升。保山市还整合重组5个国企集团,国资规模居全省州市第二位。
2020年,保山市农村改革全面深化,隆阳、腾冲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保山市预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002亿元,增15%;实际利用外资1968万美元,总量居全省第三;完成进出口总额41亿元,降幅全面收窄。
共建共享,维护稳定
综合满意率97.33%,执法满意率97.52%。
2020年上半年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保山市在连续两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执法满意率全省第一的基础上,去年上半年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保山市扎实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全市开发就业岗位3.9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登记失业率3.9%,转移农村劳动力99.61万人,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4%和7.5%左右。
2020年,保山市启动实施4个县级人民医院救治能力及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市传染病医院等项目开工建设,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
一年来,保山市国家安全工作全面加强,扫黑除恶“收官之战”成果显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创建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平稳有序,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从严从实,加强党建
2020年,保山市认真开展“以案促改”,深入开展“业务能力不能支撑政治站位”等专项整治,出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修复净化保山政治生态的意见。
保山市以整改落实“最不满意三项工作”为载体,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政治巡察4轮,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案件17件17人。2020年,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宣传宣讲实现全覆盖。
保山市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在全省州市首家成立新型智库、首家上线媒体融合指挥平台。“五个一百”工程深入实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一线提拔使用一批实绩突出干部,并为32名受到不实信访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一年来,保山市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9起76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7批11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695件73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7人,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089人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2020年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的保山市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勠力同心、顽强奋斗,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奋力夺取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新胜利!
和顺镇:
文化挖掘与保护全面提速
2020年以来,腾冲市和顺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和顺古镇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大和顺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以来,和顺镇党委在突出古镇保护工作的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对《保山市和顺古镇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立法的相关工作,全力以赴加强古镇保护。目前,《条例》已通过保山市人大常委会表决,正在上报省人大常委会审核。
去年12月10日,经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评审会严格评审和筛选,和顺古镇景区作为云南省唯一参评单位,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一年来,和顺镇通过加强古镇市场整治、交通整治、夜市整治等,全面改善了主游路综合环境,1号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和顺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依托特色小镇项目,党建+乡村振兴项目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夯实。
一年来,和顺镇通过收集整理一批家风家训及优秀传统文化典故,展出一批和顺发展成果,培训一批优秀传统文化和乡风文明引领人,推出一条研学经典路线,修复一批古老建筑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和顺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力度。此外,和顺镇还进一步提升改造家风文化长廊,优秀传统家风永续传承。坚持以党建引领宗祠文化,家风文化长廊成为讲述和顺故事,展现和顺开放包容、和谐共融的文化象征和情感记忆。
作为云南著名的侨乡,一年来,和顺镇还积极发挥“侨牌”优势,将《和顺志》《和顺乡》等刊物寄往海外,讲好和顺的发展故事。同时,结合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顺镇还开展了“胞波情深、守望相助”相互募捐活动,让华人华侨与祖国的纽带更加紧密。
赵家海:“样样好卖供不应求”
冬日下午,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口的小卖部,66岁的店主赵家海正在给村民冯相来登记积分兑换情况。“收款10元、收款20元,欢迎光临样样好卖百货店!”微信收款提示音此起彼伏。
走进这个网红小卖部,习近平总书记和店主交谈的照片挂在最显眼位置。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考察时,曾走进这间极为平凡的乡村小卖部,和店主赵家海亲切交谈。
“总书记问我,哪种货品最好卖?我回答说样样好卖呢。”赵家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激动不已。
“总书记来了后,游客越来越多,我的生意好了很多。”说着一年来的变化,赵家海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过去一个月只能挣几百块,现在平均每月就能挣3000多。”
去年初,赵家海的小卖部又多了一个名称:“爱心脱贫超市”。当地相关部门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给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积分制度,每季度对这些家庭的卫生状况、素质文明等方面进行打分。村民获得积分后,就可以到小卖部兑换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
“去年以来,店里已经兑换了近两万块钱的商品。”赵家海说,这一举措已经在村里推行了半年,不仅支持了小卖部的生意,更重要的是让村民主动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
李发顺:“家里有了稳定收入”
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古木参天的绿色与独具佤族特色的民居,在蓝天下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图景。
走进佤族村民李发顺家的屋内,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发顺一家亲切交谈的照片,电视里正播放着《情满司莫拉》纪录片。几名游客好奇地询问大米粑粑的做法,李发顺妻子杨彩芹一一解答示范,整个小院充盈着温馨和谐美好的氛围。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迈进小院时,我心里非常惊喜,非常幸福。”45岁的李发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看了他家的房间厨房、卫生间和猪圈,亲切询问家里人的情况。在院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发顺全家人、当地干部围在一起座谈,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他特别难忘,“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每句话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感觉特别温暖。”
回味着这些温暖的细节,重温着这些幸福的瞬间,李发顺特别兴奋。
一年来,李发顺家仍然保持着总书记来时的风貌。李发顺说:“唯一变化的是,总书记来了后,每天都有游客来,我们的收入比以前稳定了。现在家里卖大米粑粑、茶叶、工艺品,还经营餐饮,一年能挣十二三万呢!”
“是啊!现在我不用再去外面打工了,在家里就能做生意!我还请了我阿姨来帮忙,每个月包吃包住还有2000元工资。”妻子杨彩芹接过话匣子。夫妻俩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如今,游客更多了,村庄更漂亮了,群众生活更好了。”李发顺高兴地说,中寨司莫拉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脱贫摘帽后,他们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望着一张张全家人跟总书记的照片,李发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如今,大女儿正在腾冲市政府办实习,小儿子去年9月份参军入伍,一家人已经过上‘和大米粑粑一样甜’的幸福生活。”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赵丽槐
图片均为云南网记者 陈飞 李秋明 摄
相关报道:
云头条•循足迹 看变化系列报道① | 昆明:牢记嘱托 奋进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