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云岭职工 >> 时代风采杂志电子版 >> 12月 >> 正文
云南:垃圾分类的乡村实践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3日 09:03:59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大姚县赵家店镇团塘村委会距离县城约20公里,南永二级路将村子一分为二,村民的房子散落在公路两侧的斜坡上。蜿蜒而上,村间小道被打扫得干净整洁,屋舍前的木柴堆放得整整齐齐,约5米宽的蜻蛉河清澈流淌……2018年以前的团塘村可不是如今这番美丽景象,该村的变化,得益于垃圾分类的乡村实践。

  垃圾遍村变身溪流潺潺

  团塘村党总支书郑文渊指着坡上的一股溪流对记者说:“以前哪里见得到流淌的山泉,箐沟里被垃圾覆盖,污水排在河里,村道里时常见到牲畜的粪便,观感很不好。”

  团塘村的蜕变源于2017年10月开启的“垃圾分类超市”,在赵家店镇党委、镇政府的主导下,当地制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垃圾回收积分办法、积分兑换规定等细则,选聘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日常运转,村民将收到的垃圾交到“超市”进行分类,从而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超市里的日常生活用品。

  位于团塘村委会的垃圾分类超市内干净而整洁,货架上摆放着各类生活用品,卷纸(10卷)200积分,牙膏35积分,妥甸酱油60积分……每件日用品的兑换积分一目了然。记者随即翻开超市工作人员的记账本,当中不乏有村民兑换了2000积分的电磁炉以及1050积分的取暖器。

  郑文渊告诉记者,各类可回收垃圾中,金属和纸板类分值相对较高,目前临近的三个村委会也都在团塘进行兑换,村民自己骑着三轮车就来了,兑换积极性很高。但在2017年垃圾分类超市起步之初,由于兑换分值较低,彼时村民对垃圾分类并不感冒。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于是决定“物质激励”和“意识强化”双向引导,首先上调了兑换分值,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常识及重要性,牢牢树立起村民的环保意识。

  “我们还专门建立了微信群,定期在群里发布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村子的公告栏上也标识了垃圾分类知识,哪些是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哪些是可以卖钱的可回收垃圾,一目了然。”郑文渊说。

  垃圾超市激活分类意识

  提高兑换分值,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随之增强,更多人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村容村貌越来越好。

  据了解,2019年1月至7月,团塘村垃圾回收累计积分62720分,兑付价值人民币商品6272元。赵家店镇村镇规划中心主任山健武告诉记者,原先镇上用于垃圾清运的费用每年需要30多万元。垃圾分类后,村民养成自发清理意识,每年可节省卫生费10多万元,可回收垃圾产生的收益被用于垃圾分类超市运转,不足部分由镇上补贴。

  事实上,垃圾分类超市只是抛砖引玉,其重点是要激活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小龙汪箐村民小组村民白翠芬说:“垃圾兑换物品这种形式很有趣,我第一次兑换的是盐巴和洗衣粉,当时甚至有些占到便宜的小激动,而且兑换的商品都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很实在。”

  白翠芬所在的小龙汪箐位于南永公路旁,大车通过频繁,经常留下大量垃圾,现如今但凡小龙汪箐所辖区域,公路边几乎见不到垃圾。由于垃圾分类被大力提倡,村民已经形成了自觉捡垃圾的习惯。

  小龙汪箐的后山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大风车”的地方,这里位于山顶开阔处,设置了一些风力发电装置。“大风车”景色优美,整个大姚县城尽收眼底,成为周边村民野餐的聚集地。白翠芬说:“过去大家吃完东西就把垃圾随手一扔,现在每个村民都会自觉将垃圾带下山,我现在一看见垃圾就不舒服。”

  红黄榜为垃圾分类护航

  在团塘垃圾超市的带动下,整个赵家店镇的垃圾分类蔚然成风。而在距离镇政府不远处的小双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又推行了另外的办法。

  该安置点有35户人家,其中21户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里的道路整洁而宽阔,村民的房子是联排两层小楼,大约两户共用一组垃圾桶,四个垃圾桶分别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记者掀开可回收垃圾桶盖,里面装着一些饮料盒,而掀开餐厨垃圾桶盖,有的空空如也,有的却装了一些建筑垃圾,说明部分村民具有一定垃圾分类概念,但有的却较为模糊。

  方成富是小双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随迁户,他的房子共有两层,90平方米,有一个宽阔的院子。他告诉记者,原先住的地方只有一条土路,不通车,住的是土坯房,背点烟叶出来卖,每次要走1个多小时路。方成富很满意现在的居住环境,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面对垃圾不习惯分类,也不知道怎么分,但他很赞同垃圾分类的做法,他说村子干净整洁,自己住着也舒服。

  据山健武介绍,目前安置点推行的红黄榜机制初见成效,村民家门前道路实行卫生包干,卫生优良上红榜,黄榜则公布了卫生较差的人家,村民间相互监督,谁都不愿意上黄榜,人人争当卫生光荣户。山健武说:垃圾分类毕竟专业性很强,我们期望能有专业人士为我们定期进行垃圾分类指导,不排除今后将垃圾分类纳入红黄榜的考核中。”

  目前赵家店镇的乡村垃圾分类实践面临一个尴尬,一方面积极提倡村民垃圾分类,另一方面在垃圾清运环节,各种分好类的垃圾又被混在一起,拉到露天填埋场进行填埋。

  “一些厨余垃圾被直接填埋,这么好的肥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玻璃瓶填埋之后,20年后依然是玻璃瓶,这也谈不上环保。”山键武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专业的系统工程,作为乡镇一级目前最可行的办法是,整合临近的三个乡镇建设一个垃圾处理厂,垃圾在这里进行最终分类,进行差别化处理。

  以前的农村,没有那么多垃圾,每家每户都是生态循环小系统,过着取之于土地还之于地的无污染生活。

  工业化时代和高消费时代更是将无数的化工垃圾引入农村,农村的大地已经无法消融,只能哪里来的垃圾就往哪去。快速、便捷的高消费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意识。(记者 秦明豫 通讯员 黄忠)

  由《时代风采》杂志授权刊发,不得转载。如需转发请联系《时代风采》杂志编辑部0871-64143875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