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为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以来,我省以加快构建立体化多式联运为抓手,通过畅通国际陆海大通道,深化交通物流领域国际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效,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努力实现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昭通市水富港,横江与金沙江在这里交汇。
2024年12月31日,水富港中嘴作业区,两艘满载8600吨磷矿的货轮驶离港口。至此,水富港2024年散杂货吞吐量达713.1万吨,刷新水富港货物吞吐量和经营收入历史纪录。
背靠730公里金沙江库区深水航道,水富港交通网络布局基本完善,是发展多式联运的有效依托。随着中嘴作业区、中心作业区、进港专用公路、专用铁路线、物流园的相继建成投运,水富港“公铁水”综合交通基本形成,成为云南省水铁公多式联运重要转运基地,也是“多式联运,通江达海”的生动缩影。
物流供应链如何与全省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发展形成长期合作、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共赢格局?首先要解决各运输方式衔接不顺畅、多式联运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2024年以来,我省积极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力促进公、水、空、铁通道及枢纽等物流设施协同融合。
2024年4月23日,昆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云南高速公路(读书铺)中央仓正式开工建设,成为加快建设昆明国际陆港,支撑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重要举措;11月2日,500吨级散货船装载着老挝铁矿石缓缓驶入关累港口,翻开了以澜沧江—湄公河跨境“水公铁”多式联运为载体的全供应链体系建设篇章。为加快推进联运枢纽建设和装备升级,我省持续推进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铁路物流基地、铁路集装箱办理站、港口物流枢纽、航空转运中心、快递物流园区等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
“我们大力推进普速铁路、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铁路干支衔接和全流程服务能力,推动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对接,持续抓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加强跨方式运输服务衔接。昆明、玉溪、大理、红河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逐步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多层次物流枢纽运行体系。
去年,中老泰多式联运“一单制”货运列车“澜湄·云南号”实现常态化开行。列车从昆明出发,经中老铁路抵达万象南站、塔纳楞陆港后,再由公路运达泰国目的地市场,全程需要3.5天。
中国昆明至泰国拉廊多式联运列车开行。供图
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一单制”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具有一次托运、一份单证、一次结算、一箱到底的特点,中途不换箱、全程不开箱,减少了手续办理、货物换装等环节,同时以专列方式开行,可降低物流成本30%,提高运输效率40%。
当前,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是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我省积极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在完善综合运输网络、提升物流主通道干线运输能力、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货运服务水平等方面发力,切实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全省货物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依托中老铁路开通“沪滇·澜湄线”“云贵·澜湄线”“湘滇·澜湄线”“中欧+澜湄快线”“粤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云花出滇”全程冷链多式联运、水富港水铁多式联运、跨境智慧物流多式联运3个国家示范工程创建持续深化;积极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全力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同时继续深化“宜箱则箱”战略,引导工矿企业加大“散改集”力度,有效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快速发展。优化运输结构财政支持方面,累计投入1.35亿元支持云南宝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曲靖钢铁集团扬钢钢铁有限公司等54家企业“公转铁”运输,补助增量项目115个。
2024年7月,我省成功举办GMS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活动。自此,持有许可证的客货运输车辆可沿便利运输协定线路开展跨境运输活动。
8月,中国—中南半岛多式联运联盟在昆明正式成立,将整合资源、促进合作,构建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区域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11月,又一好消息传来。云南省申报的《依托孟中印缅及联接南亚东南亚国际运输通道推进降本提质增效试点》,入选首批18个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名单。
“以此次试点项目为契机,我省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装备硬联通和运营标准、信息服务软联通等方面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力争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为加快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云南样板’。”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
云南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依托日益完善的港口、口岸、通道、枢纽等设施资源,我省加快构建完善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完善多元化的国际物流通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则“软联通”。
着眼未来,我省将持续完善国际道路运输协定体系并推动协定落地,积极落实中越新增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和国际道路运输车辆通行口岸协议,推动中越国际直达运输线路常态化运行,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常态化运营。不断提高国际道路运输治理能力,全面加强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推行国际道路货运备案“一网通办”,优化出入境运输车辆及司乘人员通关手续,健全完善司乘人员境外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国际道路运输市场主体,支持更多规模化、集约化企业从事国际运输生产经营业务,鼓励国际运输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承韩
设计:解舒然
编辑:董明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