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 高艺萌)9月21日,“环境史研究的区域性与整体性”国际学术会议暨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建所十周年庆典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举行,吸引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国内外二十余所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与出版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到场参与。
据了解,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于2009年成立,目前有环境史、医疗疾病史、生态文明、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灾害史等研究方向,是一个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具有系统完备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教学研究机构 。为庆祝建所十周年,今年,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举行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并以本次“环境史研究的区域性与整体性”国际学术会议为契机,促进学术交流。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王明珂研究员作报告。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供图
开幕式上,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明珂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教授、云南大学尹绍亭教授、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及吉首大学杨庭硕教授五位资深教授分别作题为《多元环境下的中国西南人类生态》《南国何处:区域生态网络中的江淮之间》《大海啸的环境史思考—东日本海岸记行》《环境史研究中的学术史》《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的精彩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教授作报告。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供图
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周琼教授介绍,22日上午,云南大学段昌群教授、水利部徐海亮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福泉研究员还将作《生态文明视角下生态环境变迁微探》《六十年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变化区域发展中应高度注意的生态新问题——从云南的几个案例说起》的主旨报告,从多维角度对人类生态学、环境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就环境史、灾害史、生态文明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交流与分享。
云南大学尹绍亭教授作报告。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供图
本次论坛还将围绕“全球史视野下的环境史研究”“区域环境史研究”“边疆环境史研究”“西南环境史研究的区域性与整体性”“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五个主题分别设置七场分组报告,以期促进环境史、灾害史、生态文明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进一步深化环境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作报告。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供图
此外,本届论坛还将进行为期半天的高原湖泊水环境实地调研,与会者将对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为西南环境史、中国环境史乃至世界环境史研究助力,进一步推动环境史的区域性与整体性研究。
吉首大学杨庭硕教授作报告。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供图
据悉,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成立十年来,在云南省环境保护史料、医疗疾病史、滇池口述史、区域环境变迁史、生态文明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由研究所所长周琼教授领衔申报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获准立项;2018年,耿金博士申报的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20世纪云南水田演变与生态景观变迁研究”获得立项,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和景观变迁研究亦是今后研究所的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之一。研究所一直践行“走出书斋、走向田野”的理念,多次赴滇西和滇南开展“生态环境变迁与环境疾病”田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