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灯光照亮幸福路
从我记事起,家乡昆明农村的照明工具就是以煤油灯为主。那盏在风中摇曳的小油灯,昏黄的灯光忽明忽暗,若即若离。我就是在这样的油灯下,捧着书本一字一句读出来的农村伢子。
读过初小的母亲告诉我,煤油灯里的洋油就是煤油,因为以前是从外国进口的,所以老人们都称它为洋油。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最早使用的煤油灯是母亲用一个空墨水瓶制成的。这种简易、朴素的自制油灯微光如豆,看书写字时必须把头凑到灯前才能看得清楚,而且冒出的一缕缕黑烟不仅熏得眼睛痛痒,鼻孔也被熏得黑乎乎的,稍不小心还会被火燎着头发或眉毛。为此,父亲省吃俭用了许久,终于买回来一盏带有玻璃罩子的煤油灯——罩子灯。
罩子灯的光线比自制油灯亮了许多。有了这盏灯,我们天黑后写作业就方便多了。秋收时节,夜幕降临,满天星辉,罩子灯被放在堂屋里那张高大的八仙桌上,跳动的灯火发出清白的光亮。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小山似的玉米堆旁剥玉米,我们学着母亲的样子将玉米皮编织成串,把玉米挂在墙上。屋内闪烁的灯光和晶莹光润的玉米相互辉映,在记忆中是那么温暖而祥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家乡开始有了电灯。一根根木电杆在村里竖了起来,细细的电线被牵进家里,家里装上了15瓦的白炽灯泡。每到傍晚,我们就盼着天快点黑,好让灯泡发出光来,那电灯的开关拉绳不知被拉断了多少回。有时停电了,大人只好又找出煤油灯来点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记录着我童年点点滴滴的小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中小型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到处一片繁忙景象。电力设备设施开始有了质的飞跃,电压越来越稳,灯光也越来越亮。
如今,那一盏盏曾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煤油灯、罩子灯早已随着时代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日光灯、水晶灯、LED灯等现代灯具。从灯光如豆的煤油灯到昏黄黯淡的电灯泡,再到光鲜耀眼的各式灯具灯饰,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照亮的是我们的幸福生活。(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