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菊
中良子,是乌蒙山区昭通永善水竹乡一个偏僻的苗族寨子。
当年,我还在水竹乡工作时,有次下乡给老百姓开动员会,因为白天农户们都下地干活去了,便选在晚上召开会议。晚饭后,我和同事们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达中良子社。
那些年,中梁子十分的贫困,整个寨子人居环境特别的差。大多人家都是人畜共居,住房旁边就是畜厩,有的人家一间茅草棚子,一半住人,一半关牛马等牲畜,鸡犬相鸣、羊鸣猪吠……特别是下雨天,寨子里到处是粪便和淤泥,让人无从下脚,乡亲们常年都穿着水胶鞋。住房是茅竹搭建而成的,屋内用稀泥糊在竹子的缝隙之间,天长日久,泥巴脱落没来急得修补的,冬天则四壁透风,坐在火塘边也会让人发抖。
那晚的会议,是向乡亲们宣讲脱贫致富、乡风文明等政策,由于语言习惯等因素,大家不太听得懂,反复的讲解,直到深夜才结束。由于太晚,社长把我们安顿在张坤老师家住宿,那是寨子里条件比较好的一家,为数不多的土墙房,家里卫生条件相对好了许多,有专门的卧室和床。那晚,我们能住在张老师家的土墙房子里,算是特殊的待遇。那一晚,我真的睡得很香。
离开水竹十多年了,一直想要回去看看的。因工作机会,我终于再次走进水竹社区的中良子社。寨子的变化,是我无论如何想象不到的。远远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寨子,靓丽的特色民居,和谐的美丽苗寨,在山环水抱的绿水青山间炊烟袅袅。
便捷的公路直通寨子,我印象中泥泞满地的中良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依山而建的二层小洋楼,每户人家一个独立的院子,人畜分离,干净整洁卫生。走进屋里,客厅、卧室、厨房、厕所,应有皆有,乡亲们也自觉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洗衣机、电饭锅等等过去城里人才享有的“大件”用品。
随着国家扶贫开发的整体推进,中良子被列为水竹社区早期的新农村示范点打造,建设了特色民居、文化广场,实施了人饮、公路和电网改造等建设项目。六年前,中良子又与双旋等五个村实施连片扶贫开发,规范化种植草场、种植青玉米饲料、建设标准化畜圈 ,购买黄牛分批发给农户喂养,发展“庄园畜牧”,为群众脱贫致富增强了后劲。
欣喜之余,让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良子苗寨,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的缩影。中良子,这个我曾经工作过的小山村,与无数的易迁安置点一样,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示着美丽乡村的容颜,彰显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和未来。我深信,中良子苗寨能歌善舞,勤劳质朴的乡亲们,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