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色千峰】哀牢山峰峦叠嶂,远远望去,天色如雨后初晴,映照群山。“霁色”就是“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有古诗云: “霁色千峰明剑戟,秋风一枕对涟漪。”古人爱玉,宋代汝瓷化土为玉,烧成陶瓷,又取这“霁色”为釉,徽宗大喜。
哀牢美色,非哀牢山美景,但有时亦是哀牢山美景。多年以来,我一直被哀牢山哈尼人特有的颜色深深吸引。哈尼人对颜色的审美颇具特色,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承袭古人,用色自成一体,用青、赤、黄、白、黑五色来认识宇宙、规范社会,从而厘定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架构,与周而复始的农耕文明互为表里。
【自然之色】在元江县因远镇路同村的土掌房顶上,哈尼妇女穿出自己最美的衣装。在这个世界上,蓝色染料的唯一天然来源只有靛蓝植物,它带给我们从天空的浅蓝到午夜的深蓝的所有蓝色系颜色,与其他染料混合,靛蓝还可以染出绿色、紫色和黑色。哈尼妇女从种植棉花、纺织、靛蓝染色到做成一件衣服,全靠自己的一双手。因此,天然靛蓝染色工艺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而靛蓝染色的服饰足以写成一部丰富的社会史。宋人吴芾有诗云:“青青黛色四时新。”因此,人类对靛蓝的需求永无止境。
颜色是一种语言。在我看来,每一个充满诗意的色彩名称背后,都蕴含着先民对哀牢山这方天地的独特理解,蕴含着存活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它看上去好像没有逻辑,却最能直击内心。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在色彩运用方面更贴近大自然,哈尼族尤甚。这与“五行学说”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在道家学说中,“五行”是构成世间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五种元素不但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同时每种物质都能通过一种颜色来表示。西方属金,色白;东方属木,色青;北方属水,色黑;南方属火,色红;中央为土,色黄。五元素、五方位、五原色,它们几乎就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颜色被运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规范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因此,灵活运用五行所代表的颜色象征意义来进行艺术创作,不但可以为我们开启一扇崭新的灵感之门,还可以宣扬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