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社会 >> 正文
云南临沧:从“游”到“居” “他乡”变“吾乡”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11:01:59  来源: 临沧日报

  原标题:云南临沧:从“游”到“居” “他乡”变“吾乡”

  开门闻茶香,开窗看云海,香从云中起,人在云上居。

  在凤庆县郭大寨乡琼英村,一家“云端客栈”依山而落,来自昆明的90后青年“数字游民”杨子仪在这里找到了心的归宿,他从“旅客”变身“居客”,并通过“茶旅+”模式,带领村民把始于山水的“流量”变成归于烟火的“留量”。

  “各位茶友,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一款我们沁园茶厂生产的琼英古茶……”

  每天下午,郭大寨乡琼英村沁园茶厂负责人杨子仪都会带领团队准时开播,向全国各地茶友推介凤庆茶,也推介凤庆县的美丽山水。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子仪来到郭大寨乡琼英村,村里独特的山峦地貌、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优质的茶叶资源,以及云雾缭绕的“云端仙境”景观,深深地吸引了他。

  “我之前做的红茶都是在凤庆县拿货,所以想深入当地找一些更好的原料。”曾在昆明从事“滇红茶”直播带货的杨子仪敏锐地发现,赚取中间商的差价总是缺少“地气”,面对网友也没有“底气”,于是萌生了深入茶区,把卖成品转变为卖资源的想法。

  “我把云南的茶山走了个遍,发现凤庆县郭大寨乡的茶极具原料优势,海拔高度适中、古茶树多、生态环境优良,还有零农残、零化肥,所以我就选择在这个地方做茶。”

  “始于山水,归于烟火。”杨子仪在琼英村找到了创业梦想启航的平台:“我的想法是让更多的茶客能来到真正的源头,既能休闲养生,又可以体验采茶、制茶,真正收获开心快乐。”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杨子仪盘活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租下了茶园和初制所,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体验、文化推广于一体的茶旅融合康养旅居地。目前,精制茶车间、客栈、体验区、餐饮区等功能区已建设完工投入使用,正在抓紧推进初制车间,春茶季将全面生产。

  为解决“好茶难卖好价”的困境,杨子仪在自己直播带货的基础上,联合当地村民组建了直播团队,教茶农“直播带货”,并把设备搬到茶园、茶厂、村委会,用原生态场景吸引观众。

  在杨子仪的邀请下,琼英村村民鲁子琴带着自家的茶叶忐忑地在直播中出镜。杨子仪引导和鼓励鲁子琴大胆进行茶叶采摘、管护、制作等的介绍。

  鲁子琴朴实且专业的语言打动了网友,第一次直播就卖出20公斤茶叶。鲁子琴感慨地说:“刚开始很害羞,慢慢才适应。通过直播让我学会了新的销售方法,希望下次卖得更多一点。”

  从“单打独斗”到“全民主播”,杨子仪在琼英村打造了“1+N”直播矩阵,2022年9月份开播以来,平均每天110个订单,目前通过直播带货毛收入达562万元。

  从游到居,凤庆县把资源、平台、客商与乡村发展串联起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杨子仪的成功实践,让郭大寨乡宣传委员鲁秀娟触动很大:“我们将持续深挖琼英茶、琼英洞、红色文化、俐侎文化,用独特山水引人,用优质茶叶留人,不断做优服务,打造最适宜旅居的烟火乡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来、留下来。”(杨永平 罗恒春 杨照舒)

责任编辑:崔庆波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