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出台20条措施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云南将打造“澜湄快线+”国际货运品牌。国铁昆明局 供图
2月19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云南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云南将通过实施6个方面20条措施,推动现代物流业系统性提质降本增效,助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方案》明确,到2027年,力争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5%。
支持“新三样”便捷出口
《方案》提出,实施优布局建网络,降低流通体系运行成本;强产业促融合,降低全链条综合成本;育主体调结构,降低运输服务隐性成本;促改革提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重创新增质效,降低物流协同组织成本;强扶持重引导,降低物流企业要素成本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在降低流通体系运行成本方面,《方案》提出,实施畅通物流立体大通道、构建多层级枢纽体系、健全完善集疏运体系3条措施,包括加快昆明国际性和曲靖、大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加强铁路专用线、联运转运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化干支仓配等功能系统集成,提升多式联运组织能力。加快建设渝昆高铁云南段、大瑞铁路保瑞段。加快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和蒙自、昭通(迁建)机场建设,提升改造丽江、西双版纳等支线机场。
在降低全链条综合成本方面,《方案》提出4条工作措施,包括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健全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大宗商品精细物流、提升跨境物流发展水平。其中,云南将实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行动,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支持利用开发区闲置土地、厂房建设物流服务设施。支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高效便捷出口。
在降低运输服务隐性成本方面,《方案》提出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多式联运水平3条措施。包括将实施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培育行动,促进物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施优化运输结构攻坚行动,畅通多式联运“中梗阻”,推动货物特别是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水运分担率。实施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工程,大力发展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推进“一单制、一箱制”,优化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保险服务,推广带托盘运输等集装化运输模式。培育发展多式联运品牌,打造“澜湄快线+”国际货运品牌。实施“云品出海”全程冷链、跨境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国家示范工程。
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
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云南将实施推进铁路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公路货运市场改革、深化物流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数智化发展、加快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枢纽经济等措施。其中,云南将支持国家和省级物流枢纽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口岸通关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高质量建设中国·昆明国际陆港,打造对外开放枢纽高地。大力发展临空、临港经济,协同发展“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培育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支持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在降低物流企业要素成本方面,云南将加大对投资政策、信贷、仓储用地、物流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包括支持铁路网络、内河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郊大仓基地等物流设施、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设施、物流信息平台等数智化项目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骨干物流企业设立研究机构,提升从业人员技能和科学管理水平。在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产业领军人才”等专项中,培育一批全省物流产业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廖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