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记者从2025年昆明市科技工作会获悉,2024年,全市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800.83亿元,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增速14.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登记、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指标大幅提升,全省科技创新排头兵优势明显。
2024年,昆明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13个省市一体化重大科技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预期成效,共实现营业收入63.15亿元,申请各类知识产权231项。围绕“8+N”重点产业链,攻克了一批“卡脖子”难题,鑫耀半导体的“磷化铟晶片智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现了国内首次数字孪生技术与晶体合成环节的协同创新,贵研科技的高性能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产业链发展和创新链布局需求为牵引,昆明市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平台增量、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存量、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量。2024年,全市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云南省重点实验室24家、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9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8家、新型研发机构12家。目前,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40家,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22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54家。其中,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占全省总量的84%。
聚焦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建设的25家市级企业科技创新中心,2024年累计获各项专利80项,增加研发投入1.1亿,技术合同成交额3835万元,27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以需求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昆明跑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加速度。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400家以上,较2023年增长13%,排名全省第一;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318家;技术合同登记数和成交额在全省名列前茅。
2025年,昆明将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人才培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措施,全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力争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70亿元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总营收880亿元以上,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5家以上、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以上,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92%以上。
工作会上印发和解读了《昆明市科学技术局2025年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将聚焦政治建设、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平台培育、主体培育、育才引才、科技合作、民生福祉等持续努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