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2024年昆明市农业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深耕沃野绘丰景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08:23:42  来源: 云南网

  高标准农田整齐有序,农家院落焕发新颜,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昆明市在广袤的田野上,描绘着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新丰景。

  2024年,昆明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底线任务更加牢固、农业产业更加多元、农村活力更加强劲、农民增收更加有力,农业经济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2024年,昆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64.87亿元,同比增长2.9%;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7元,同比增长6.5%;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91.2891亿元。

卧龙古渔村 记者 高吴双 摄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春风拂过,万象更新。覆土、定植、覆膜、插秧……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昆明市各县(市、区)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民繁忙的身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4年,昆明市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10万吨大关,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358.05万亩、同比增长0.087%,产量110.2万吨、同比增长1.129%,亩均产量307.78公斤、同比增长1.04%,实现了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种业是粮食增产的“芯片”。昆明市聚力推进种业基地建设,先后完成国家级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区域性(小麦、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级昆明玉米展示评价基地建设,14家企业入选省级种业阵型企业,2县4村分获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县、示范村,新增星创天地8个。

  聚焦智慧农业发展,昆明市超前谋划抢占设施农业发展先机,建立全省首个设施农业项目管理平台,利用平台“一键查询”功能获得用地信息支持。牵头编制全省首个州(市)级设施农业用地指导手册《昆明市设施农业用地指导手册》,全市设施种植业总面积达44.81万亩。

  特色产业延链增效

  花枝不断四时春。在昆明市,鲜花产业是一张耀眼的名片。2024年,昆明市鲜切花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晋宁鲜切花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嵩明大花蕙兰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宜良三角梅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从“高颜值”到“高产值”的不仅是鲜花产业。近年来,昆明市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2024年,昆明市聚焦“1+9+2”重点产业,着力做好粮食生产和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文章,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蔬菜地理标志产品有效产品数量达458个,70%以上的商品蔬菜外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在全省位居前列。烤烟生产创造了均价、上等烟比例、烟农种烟收入、户均收入、亩均产值、政府税收6个历史新高,各项指标全省领先。积极探索渔业发展新模式,广泛推广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圆池(桶)养殖、大水面漂浮式“跑道养鱼”养殖等先进技术,全市设施渔业养殖面积达到4.8万立方米,南美白对虾、三文鱼、东星斑等养殖实现工业化生产,“高原海鲜”品牌越叫越响。

  擦亮品牌底色,让土地“生金”,昆明市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做好产业强镇、“一村一品”项目储备,新增绿色食品有效认证149个、“三品一标”45家142个;提升蔬菜、肉牛、水果、中药材、咖啡5个农产品交易中心运营水平,引导268家市场主体进驻交易中心,实现交易额258.91亿元。全市农业经营主体总数量达2.7万户,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75户,连续3年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位居全省第一。

嵩明花卉基地 记者 黄兴能 摄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位于西山区碧鸡街道观音山社区的百草村,面向滇池、背靠观音山,古朴宁静、风光雅致,村内古道、古宅等建筑错落有致,与新开的咖啡馆、民宿等相映成趣。“近几年,百草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游玩,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百草村居民小组组长王学介绍。

  2024年,昆明市以滇池沿岸46个重点村改造提升、磨憨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重点,“一村一策”挖掘村庄价值、激活乡村资源,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滇池沿岸46个重点村全年客流量超20亿人次,营业收入达5.4亿元,绘就了旅居昆明的“乡居图”,成功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持续扮靓人居环境,乡村处处焕然一新。2024年,昆明市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务,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7.81%,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4.66%,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59%,4项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同时,进一步守牢防止返贫致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7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收入增速连续14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2025年,昆明市将以“一个核心、两个底线、四个工程”为工作重点,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细化联农带农措施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抓实抓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实施特色产业增效工程、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工程、实施农业贸易优化工程、实施农业品牌引领工程,持续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云报全媒体记者 舒倩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