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农函大培训班将技术送到村民“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7日 09:52:52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农函大培训班将技术送到村民“家门口”

  “魔芋喜阴、喜水、喜肥,怕光照、怕干热,因此在选择栽培土地时,需要挑选排水性能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土壤。”日前,五华区农函大培训班在西翥街道举行,来自农业领域的专家为参训者讲解魔芋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细节,深受村民欢迎。

  农函大培训班是五华区为帮助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农民收入和科学素质而搭建的惠农学习平台,已开办20多年,培育出一批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训班始终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办学原则,通过深入调查村民需求,定制个性化课程,协同办事处、农业农村局等,邀请农业、林业、养殖业、服务业等多领域的专家和致富带头人,将先进的农业技术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这种送“技术”上门的方式,不仅助力农民致富增收,更引领着五华区从乡村产业振兴走向乡村全面振兴。

  在西翥街道花坡村小组,羊肚菌种植成了村民致富的新途径。曾经,村民依赖种植售卖蔬菜瓜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经济收益并不理想。2019年,通过五华区农函大的介绍和五华区科协及专家的指导,村民开始试种羊肚菌。从最初的1亩试种,到如今的20余亩规模,羊肚菌种植已成为花坡村小组的主导产业。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更激发了他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热情。

  同样受益的还有西翥街道迤六社区的村民。魔芋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条件要求高、难度大。面对村民的困惑和需求,五华区科协聚焦问题,为迤六社区针对性地开设了魔芋种植培训班。通过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理论讲解和实操培训,村民不仅掌握了魔芋种植的关键技术,更提高了种植效益。这样的培训,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村民致富增收的大门。

  除传统的农业技术培训外,五华区农函大还不断拓展培训领域,将培训专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函大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让农民正确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这次的咖啡培训,让我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名学员表示,咖啡培训班的开设,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为农民朋友打开了新的就业大门,他们不仅能够种植咖啡,更有机会成为咖啡师,甚至开设自己的咖啡馆,将咖啡文化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创造新的乡村文化符号。

  近3年来,农函大已举办近70次培训班,覆盖4000余人次,涉及农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多个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和文化活力。(王瑜)

责任编辑:崔庆波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