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以来,丽江市坚持靶向施策规范明晰基层权责,通过“减法”减负、“加法”赋能,着力解决乡镇(街道)、村(社区)职责边界不清晰、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等“小马拉大车”问题,让基层干部从“千头万绪”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干事创业。
建立清单 明晰乡镇(街道)职责
“对行政赋权事项动态调整,解决了乡镇与县直部门之间权责不清、有责无权等问题,减轻了基层负担。”永胜县永北镇政府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双富说。
李双富告诉记者,开展乡镇(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以来,永胜县积极与各赋权部门对接,对乡镇现有执法力量、队伍素质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调整收回赋权事项9项。
为了从制度上保障乡镇干好该干的事,丽江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深入推进乡镇(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以“清单”形式明确乡镇法定职权82项、街道法定职权39项。在加强清单动态管理工作中,建立“日常督导+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对乡镇(街道)接不住、管不好、用不到的赋权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全市66个乡镇(街道)共动态调整赋权事项475项。调整后,共收回县级行使事项445项,进一步减轻了基层负担。
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丽江市按部门出菜单、基层来点菜的方式做好“加法”,及时赋权乡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亟需的事项。按需赋予古城区建成区5个街道行使城市管理方面县级行政职权30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采取“减上补下”的方式,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下沉283名编制,乡镇(街道)编制增长6.7%。
“原来我们对辖区群众擅自占道经营,随意处置生活垃圾等行为没有处罚权。去年,古城区赋予街道6项区级行政职权后,我们履职有了依据。”古城区大研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和寿海说。
强化准入 规范村级事务
“居委会减去了形形色色的牌子,只保留了3块。”“以前社区工作需开具大量证明,还要应付各种微信群的打卡、点赞、转发等任务,如今社区只需开具两项证明事项,微信群经过清理逐渐规范。”近日,记者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街道漾江社区听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纷纷点赞丽江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的做法。
为提升村级组织工作效率,丽江市委社会工作部扎实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通过明确村级党组织履行职责事项29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23项和协助服务事项53项,落实保留村级组织出具证明的事项2项和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的事项34项情况,推行证明事项网上核验、主动调查、信息共享、告知承诺,最大限度减少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开展基层组织“滥挂牌”清理,完成全市470个村(社区)标牌规范工作。
玉龙县对摸排出的1013块机制牌子、47项证明事项等列出清单,结合实际制定了玉龙县村级组织应履行的职责事项、协助服务事项、村级组织保留出具证明事项、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4份清单目录,清理村级不规范牌子526块,合并或解散工作群166个,注销微信公众号13个、小程序3个,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庞杂、权责不清的问题。
此外,各县(区)结合实际建立村(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县级以上职能部门、乡镇确需委托村级组织承担的清单外事务,实行“一事一批”,同步纳入清单管理,并做到权随事转、费随事转,推动村级事务办理依规便民。
实行倒查 做好督促整改
为全面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见行见效,丽江市建立乡镇(街道)办理清单外事项倒查机制和村级组织出具不合理证明事项倒查机制,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从源头上推动解决县级部门随意以落实属地管理、签订责任状等方式将工作任务转嫁基层,以及要求村级组织出具不合理证明等问题。
丽江市委社工部副部长余蕾介绍,针对发现的问题,市委社工部共制发8份提醒函至3个县(区)和5个市直有关行业部门;成立督查组深入5个县(区)开展实地督查,指出5方面10项问题,并附详细问题清单督促县(区)抓好整改落实;通过“问题核实—倒查责任—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加强源头治理。
丽江市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建立统筹调度、督促指导、典型通报、整改整治推进机制,会同市纪委监委深入乡村了解掌握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县级相关部门反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并向县(区)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和市级责任部门提出整改工作建议,压实整改责任。
“2024年5月以来,共派出9批22人次,累计28天走访89个基层单位,采取一般问题转办交办、重点问题提级核查、典型问题集中通报和整改落实‘回头看’的形式,推动整改问题116个。”丽江市专项工作机制办主任李国军介绍。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小马拉大车”问题突出,基层任务重,主要原因在于权责不一致、职能职责不匹配。部分县(区)和部门随意以落实属地管理、基层挂牌等方式,将本属自身职责范围的任务转嫁给基层,导致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减牌子、减证明都只是抓手,只有明晰职能职责才能从根子上为乡镇(街道)、村级组织减负。
丽江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以下看上、下题上答,建立基层权责清单,细化工作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实行清单有加有减动态管理,形成机制规范准入,确保任务落细落实。随着权责清单的明晰,乡镇(街道)、村级组织减负不减责,放开手脚、轻装前行。基层干部繁杂事务少了,能够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