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广南县推动“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省级试点落地落细:家门口就业 生活更安心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 08:08:00  来源: 云南网

云南源丰泰鞋业有限公司制鞋生产线。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作为全省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广南县自2024年10月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省级试点工作以来,推进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县新增就业岗位4386个,带动2703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有就业意愿的返乡回流未就业农村劳动力、有劳动力的易地搬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打工大县正成为乐业沃土。

  做优增量 招“小商”引能人

  2024年10月以来,广南县立足县城鞋服片区和乡镇资产资源,聚焦全县外出务工较为集中的行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反向招商,以鞋服加工、电子配件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促成卓越服饰等66家“小商”落地,新增就业岗位1930个。

  “仅用15天,就完成了回乡办厂的车间装修和设备安装并运营投产。”在广东省汕头市从事制衣生意多年的“80后”广南姑娘陆永金,选择回到家乡创业。陆永金说,家乡招“小商”的各项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坚定了她“回家”的心。

  陆永金的新车间落户在县城莲城镇圆梦社区。“租了8个门面,春节前已经招工26人,等生产线达产,可以吸纳100多名员工。”陆永金介绍,当地政府按照招工人数,对厂房租用有对应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企业启动之初的资金压力。此外,广南县的一项项“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让她一次次竖起大拇指。

  “制衣生产用电很重要,为此,政府迅速协调电网企业,专门为我们这些新落户的服饰企业安装三相用电,并让社区物业公司派出专人驻点全天候服务,解决企业改造厂房遇到的各类难点问题。”陆永金坦言,看着一项项问题迎刃而解,她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为了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12个相关行业部门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的方式,一线蹲点开展代办领办,全过程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广南县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专班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政府部门根据企业在生产投产方面提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并“上门取件”,精准派单,及时回复,限时办结。

  盘活存量 扶壮产业扩产扩容

  做增量,更要盘活存量。广南县积极挖掘现有企业、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增量,推动源丰泰鞋业等原有16个就业帮扶车间实施扩容增岗,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

  云南源丰泰鞋业有限公司是广南县内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年用工稳定在900多人。去年11月,该企业总部在广南新增2条生产线,新增就业岗位300个以上。

  加大投入、扩大产能,企业的信心源自地方党委、政府靠前服务,当好助企“贴心人”。配套土地等生产要素、用工招聘精准服务、积极招引纸箱配套企业、安排企业员工子女就近接受教育……一项项助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的务实举措,让企业更有底气谋发展。

  2024年以来,广南县持续加大助企政策扶持力度,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落实惠企政策、职工招聘等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研究制定《园区规模以上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主体稳岗增岗扶持措施》,对从事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等生产加工,且年总产值达2亿元及以上、用工人数达1000人及以上、租赁厂房面积达1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主体,给予相应扶持奖励,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产业升级。

  莲城镇圆梦社区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24年底以来,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圆了“楼下上班”就业梦。变化源自广南县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帮扶资产。

  圆梦社区辖区内79间国有铺面共1.2万平方米,均租赁给新招引“小商”。同时,当地制定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扩容增岗就业优惠4类奖补措施,根据用工主体带动就业人数情况,实行厂房租金、吸纳就业补助等弹性奖补措施,鼓励引导群众创业就业。

  短短3个月内,广南县按照“不新增建设项目和大量资金投入”的原则,利用圆梦社区79间1.2万平方米国有闲置商铺以及县城鞋服片区企业厂房进行招商,招引26家企业入驻县城鞋服片区,初步建成1000人规模的服装加工区。

  动态监测 人找岗变岗找人

  圆梦社区居民马玉仙这个春节过得很安心。“在家门口找到活计了,老人和两个孩子都能照顾到,多亏了社区干部牵线搭桥。”马玉仙说,她节前从广东务工归来,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家访,提供就近就地就业的岗位信息,最终在“家门口”新招引的服饰车间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圆梦社区工作人员周红梅告诉记者,去年推进省级试点以来,他已经成功介绍了20多位社区居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从过去的人找岗到如今的岗找人,广南县建立“三张清单”,实现返乡回流人员动态监测,确保就近就地就业工作有的放矢。

  建立“一人一档”实名清单——

  坚持县乡村三级同向发力,集成全县组织和综治网格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家门口”就业服务中心、站、点,组建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为主体的工作小分队,对返乡回流人员原就业地址、从事行业、工资收入以及返乡回流的原因、就业意愿、技能素质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一人一档”实名数据库。

  建立动态跟踪任务清单——

  建立“招工用工直报直供”机制,针对返乡回流人员,实行分片负责制,采取1名村(社区)干部联系10人左右,定期跟踪监测回流人员就业情况,做好就业政策解释、岗位推荐等工作,全县1161名返乡回流人员实现挂钩联系全覆盖。底圩乡王何是一名回乡应届大学毕业生,通过挂钩联系人员推荐的百度智能云(广南)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公司招聘信息,第一时间向公司投递了简历并顺利通过了面试。

  建立就业人岗匹配清单——

  依托县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联动26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367名劳务经纪人及乡村组基层一线干部,通过平台收集、敲门问需、政企联动,实现全县各类用工主体就业岗位供给、劳动力就业需求“供需两端信息”共进一个平台,提高就业供需对接实效和信息匹配度。试点以来,发布县内就近就业岗位信息248期(次),提供就近就业岗位5.58万个,群众进入平台登记就业需求1万余人。

  云南网记者 张文峰 王世涵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郭建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