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个旧市坚持把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摆在优先位置,紧盯春节前后务工返乡人员转移就业的黄金期,以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重要抓手,支持和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帮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全方位跟踪监测,搭建返乡人员的“就业新港湾”。构建网格化管理、多元化参与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强化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组到户”等人员优势,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对节前返乡人员、节后外出务工人员及有就近就地就业意愿的人员相关情况进行实时动态更新、持续跟进,确保底数清、情况明。2025年春节期间,累计摸排统计返乡人员11289人,其中:省外务工人员4968人、市外省内人员6321人,组织返岗专车为28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
全角度宣传发动,搭建返乡人员的“就业连心桥”。锚定政策、资金、资产、资源等关键要素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劳动者之家”和“零工市场”就业平台服务功能,利用招聘大厅LED大屏、企业宣传彩页、街道“零工市场”广泛发布招聘岗位信息,为求职者提供1858家企业15.2万个岗位信息,鼓励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市、乡、村各网络平台发布岗位信息3期,结合乡镇“赶集天”优势,多渠道、多形式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为广大求职者搭建起与企业间的“就业连心桥”。目前,市人社局已开展7场专场招聘会,现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求职登记2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5人。
全链条优化服务,搭建返乡人员的“就业直通车”。立足群众培训意愿、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情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期175人,推动“农村劳动力”向“技能劳动者”转变。沙甸街道围绕网络创业形势分析、直播运营和实施、直播推广实践等多个板块,开展为期7天的网络直播培训班参训30余人,做到以学促创业、以学促发展。紧盯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服务500人次,8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569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0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5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302人,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持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造血式”扶持、拉动创业创新作用,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47万元,扶持创业6人,带动就业45人。
个旧市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