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徐树涛 实习记者 张琳彬)1月23日至24日,“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昆明市2025年“新春送福”暨剪窗花活动在昆明南屏步行街举办。本次活动包括非遗文艺展演、百人共剪窗花、非遗市集、窗花免费大放送等精彩纷呈的内容。
群众与剪纸传承人共剪窗花
“纸韵华彩·百人共剪《金蛇狂舞过大年》”剪纸作品是活动一大亮点。该作品以聂耳经典乐曲的热烈氛围为主题,配以昆明市-花山茶花的坚韧美韵,融合古滇文化中羽人竞渡的独特风采,剪纸传承人与社会各界群众共100余人,合力共剪巨幅窗花,用一张张纸,一把把剪刀,剪出喜庆的窗花、吉祥的纹样,剪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传递春城的温暖与希望。
非遗市集街区 云南网实习记者 张琳彬 摄
斑铜展区 云南网实习记者 张琳彬 摄
此外,在非遗市集街区的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大集展区,锔瓷、皮革雕刻、滇式风筝、面塑、斑铜、云子、传统绳结编制、瓦猫等琳琅满目。
蛇年“歪桃”造型滇式风筝 云南网实习记者 张琳彬 摄
其中,滇式风筝是云南传统民间工艺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在展区,昆明市西山区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章腾云展示了蛇年的“歪桃”造型的滇式风筝。据介绍,“歪桃”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正三角结构硬翅风筝,可以单独放飞也可数只串联放飞,展区成串的风筝配上软萌的小蛇图案,为集市增添了喜洋洋的蛇年氛围。
徐甘蒂老师和她的绳编挂饰 云南网实习记者 张琳彬 摄
传统绳结编制展区 云南网实习记者 张琳彬 摄
传统绳编结艺术在云南历史悠久,民间世代相传。徐甘蒂工作室75岁高龄的徐奶奶为我们展示了“一根绳的艺术”,即从头到尾仅使用一根绳编制成的中国结。徐奶奶说“一环编错如果忘了还继续往下编,到最后只有拆掉从头再来,所以它就培养了你的耐心,你的不厌其烦,练就了你的恒心!”怀揣着对绳结编制的热爱,徐奶奶将寓意好事成双的双联结、寓意幸运吉祥的酢浆草结、代表前程似锦的团结,象征平安吉祥的盘长结等由手工巧妙地进行组合,变成一款款独具匠心的绳结挂件。
法国女孩在非遗市集 云南网实习记者 张琳彬 摄
在人来人往的非遗市集,记者还看到一些外国面孔,来自法国的两位女孩在非遗展区前驻足,斑铜制作技艺展区中斑斓的铜器在灯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泽,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两位法国女孩惊叹于斑铜工艺的精湛与复杂,对其的热爱溢于言表。
非遗过大年,让普通市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对传统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在欢歌笑语与巧手匠心交织的每一个瞬间,非遗不再只是书中文字或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鲜活地融入了生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