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聚焦2025云南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共护“朝夕美好”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1日 08:14:05  来源: 云南网

  圆桌热议

  今年,省政府将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纳入2025年10件惠民实事。如何办好这件惠民实事,进一步提升对“一老一小”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服务保障能力?代表委员们立足工作实际谈经验做法,找薄弱环节,提务实举措。

  熊慧代表:织密关爱网络 筑牢幸福根基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镇雄县现有留守儿童3.15万人、留守老人1.09万人。农村留守的“一老一小”是群众的急难事,也是县委、县政府的上心事。“我们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引入社会资源,完善机制、建好平台,做好‘一老一小’的关爱服务。”省人大代表、镇雄县副县长熊慧介绍,去年镇雄县被列为我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试点县,通过打好制度、平台、人员“组合拳”,织密织牢农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网络。

  镇雄县建立“结对关爱”机制,全县4679名县乡村干部、5437名小组长、2341名乡村医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包保留守儿童,每个月进行信息排查、每个季度上门面访,就近为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寻找适合的受托管理人,建立了由老党员、留守妇女、志愿者等组成的3000多人的受托管护员队伍,让留守儿童“有人管、有人问”。

  镇雄县现有5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老年幸福食堂、262个村(社区)儿童之家。去年,镇雄县高标准建成全寄宿制春苗学校,增加编制择优选调教师43人任教,兜底解决758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就学、关爱问题。此外,镇雄县还培育基层民政服务站、社工机构,撬动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等力量,形成“五社联动”机制,汇聚合力守护“一老一小”。

  “要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管护问题,关键在于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务工。”熊慧介绍,近年来,镇雄县建成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中国西南五金城、大火地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了一批“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引导5.32万人回乡就业创业,让更多外出务工人员挣钱养家两不误。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镇雄县留守老人幸福感持续提升,涉未成年人案件发生率直线下降。

  “不管是留守老人还是留守儿童,都需要更专业的关爱服务。”熊慧认为,目前关爱农村“一老一小”还存在专业能力缺失的问题。她建议,相关部门统筹资源,开展照护监管能力培训,提升基层帮扶服务队伍和农村家长的沟通、关爱、服务能力。

  此外,熊慧还关注到基层普惠性托育机构面临的经营困难。“家长认为托育费用高,运营方又因为生源少、运营成本高难以经营。”她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给予资金支持,明确细化补助标准,便于落地实施,进一步满足生育家庭的托育需求。

  汪玲委员:延伸服务半径 提升服务温度

  随着寒假来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少年儿童之家”又热闹了起来。家人无暇陪伴的孩子聚到这里,在志愿者的悉心管护下开心地学习、玩耍。现在,文山州已实现村(社区)“少年儿童之家”全覆盖。省政协委员、文山州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汪玲说,这是文山州以“小切口”推进“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的生动注脚。

  立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数大、分布广的现状,文山州着力构建“少年儿童之家”、“一乡(镇)一游泳池”、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全覆盖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州“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点面发力、纵深发展,实现了困境儿童与在校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全覆盖、村(社区)“少年儿童之家”建设和儿童主任配备全覆盖、乡镇(街道)游泳池和社工站建设全覆盖、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建设全覆盖。

  汪玲介绍,文山州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服务立法,以“十助”服务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目前,全州有12.45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被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建成养老服务机构81个、老年幸福食堂2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9个。开办州县老年大学9所、“家门口”老年大学156所;全州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针对文山州仍存在的社会化养老发展滞后、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不足、医养结合推进滞后,儿童家庭教育监管缺位等问题,汪玲建议,引入专业服务团队,打造州、县、乡(镇)三级“养老服务圈层”,持续实施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养老服务,全力解决老年人急难问题;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实施监护提质行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全面降低未成年人被侵害及犯罪案件的发生率;推动儿童较密集的村民小组建设“少年儿童之家”,优化“少年儿童之家”软硬件配置,将其打造成普法、信息报告、应急处置、转介服务、宣传培训的综合关爱服务平台,让留守、困境儿童能得到更多关爱保护。

 
办实“一老一小”暖心事

  “一老一小”,牵动千家万户,是民生大事。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列为2025年10件惠民实事之一,明确了目标任务。

  2024年3月6日,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提出“解决好‘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热辣滚烫’”。为了做好“一老一小”的关爱服务工作,云南将其作为全省“五级书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重点之一,制定了一系列务实举措,逐户摸底、精准落实关爱行动。2024年,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5%,90%的城乡社区有“儿童之家”。招募17.7万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21.9万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一点一滴的改变,让不少“揪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云南各地积极行动,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省政协委员、福贡县政协副主席王碧英去年提交相关提案,为福贡县民生保障和“一老一小”工作建言献策。如今,福贡县69个村、社区成立了村嫂服务队,部分乡镇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设立了社工站,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童心有人爱、生活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响“银龄”品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切实把老百姓的心上事作为上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

  云报全媒体记者 郎晶晶 王琼梅 何嵘

责任编辑:郭建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