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云南海埂会堂进行。吴静、纳晨、田红梅、张云勇4位省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教育是改变命运最直接的方式,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更是开启希望之门的关键。”省政协委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委副书记、县长田红梅在委员通道现场介绍,金平县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编外校长”这一重要资源,全力推动教育事业扎实前行。
金平县全力打造一支“不是外人”的“编外校长”队伍。全县共有27名县处级、161名乡科级、88名村级领导担任202所学校的“编外校长”。这些“编外校长”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将自己视为“编内校长”,视学校为自己的工作主场,把学生当作亲生子女,全心全意地为学校排忧解难。过去一年,他们累计协调解决学校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达300余件。
田红梅以自己担任编外校长的金平县八一中学为例,进一步阐释“编外校长”如何为学校排忧解难。
据介绍,曾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等殊荣的金平县八一中学,因建校时间较早,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在深入调研后,田红梅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功解决学校食品安全、食堂用餐场地不足及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落地等关键问题。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儿童节、教师节等活动,与师生密切交流,赢得了“田校长”的亲切称呼,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这份责任的重量与使命的光荣。
在教育内容提升上,金平县聚焦打造国门思政“金课”品牌,致力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尽管办学条件艰苦、物质资源相对匮乏,但“编外校长”们怀揣着让孩子们精神富足的坚定信念,积极探索国门学校特色建设之路,全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思政“金课”,即打好一套操——军体操、画好一幅画——国防画、走好一条路——边防路、唱好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讲好一个故事——红色故事。
“如果你到边境地区的学校去看一看,你会看到孩子们阳光自信、朝气蓬勃,他们眼睛里有光、心中有梦、胸怀理想,在多彩文体活动的熏陶下,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田红梅说,“担任‘编外校长’,能做、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重视边境地区教育发展。”
田红梅表示,边境地区教育发展仍需各方大力支持。她呼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边境地区倾斜,为边境地区的孩子创造更多接触先进事物与思想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助力他们早日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担当起新时代的重任。
记者:杨子双 龙彦 赵岗 杨萍 陈思蒙 刘畅 王小羽 许卓皓 李熙临 杨苑 贺凯
设计:陈洪涛
编辑:崔庆波
【相关链接】
委员通道 | 省政协委员吴静:土瓜冲“14335”模式 助力乡村旅居实现“五个转变”
委员通道|省政协委员张云勇:数字技术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响亮
委员通道|省政协委员纳晨:做好“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让群众更有“医”靠
委员通道|省政协委员许思思:探索“1234”工作措施 打造“青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