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财政部门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3.2亿元,增长2.0%。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863.1亿元,增长2.0%,在稳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省级预算安排坚持打破固化、提高效益,通过“清退一批”“压减一批”“整合一批”“强化一批”“优化一批”,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管用处。
稳收支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2024年,我省保持预算执行平稳有序,协同税务机关强化税源管理和税收征管,全力组织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强预算执行调度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收支执行基本符合预期,总体呈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运行稳健的态势,为实现全省财政平稳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加力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统筹预算内投资21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782.4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260亿元、增发国债400.2亿元等资金,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建设。实施个人购房契税优惠、普通标准住宅免征土地增值税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安排资金43.4亿元,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带动消费超330亿元。全省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额415.1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69.4%。支持推动涉企政策应上尽上融信服平台,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超660亿元。
支持“三个定位”加快建设,安排资金767亿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支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等,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有形有感有效。安排资金335.7亿元,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支持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动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和绿美云南建设取得新成效。安排资金106.12亿元,推动内外贸发展,加快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大力支持口岸建设,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助力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安排资金10亿元,支持一批工业投资和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安排资金45.5亿元,支持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建设。支持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叫响全国。
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筹措中央和省级相关专项资金827.8亿元,用好38.2亿元上海援滇项目资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探索设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农业融资担保规模224.2亿元,助力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安排资金33.8亿元,支持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财政部年度绩效评价工作中被评为优秀,获得奖补资金5.4亿元。
着力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522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1%,占比持续提升。强化托底保障,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7.5亿元,增长6.2%。落实教育投入只增不减要求,全省教育支出1197.6亿元,增长2.0%。安排资金144.8亿元,支持落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安排资金22亿元,支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避险搬迁、山体滑坡救灾、防汛抗旱、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统筹安排资金241.3亿元,保障平安云南建设。
兜牢守住基层“三保”底线。加大对下补助支持力度,安排对下转移支付资金3884.8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10.6%,财力进一步下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完善基层“三保”全链条管理体系,坚持线上监测与线下核实相结合,加大库款运行情况全覆盖监测力度,有力有序有效保障了基层“三保”。
增后劲确保财政政策更加给力
2025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和系列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我省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强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省财政将进一步研究中央增量政策,加强对口汇报衔接,及时了解掌握中央政策取向和资金投向,深入挖掘云南边疆、民族、开放、安全、生态等各方面特殊因素,建立精准高效争取中央支持的工作机制,全力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确保国家有政策、我省有准备,全力争取更大政策支持、更多资金倾斜。
全力以赴服务全省发展大局,树牢“按市场规律办事”和“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意识,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动,财政政策制定与资金安排要聚焦推动中央重大战略和省委、省政府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聚力防风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更好统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不遗余力强化做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兜牢“三保”底线、防风化债等重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着力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之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公共财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增进民生福祉和有效激发内需潜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多从发展的角度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民生短板。
全力稳基层,持续激发基层发展内生动力。优化财力分配格局,加大转移支付调节力度,统筹加大对基层和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优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激励引导机制,树立长期思维,持续做好财源建设工作,提升基层财源培植和财力保障水平。
加力抓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打破固化格局,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盘活存量来做优增量,牢固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理念,提高预算安排与财力状况的匹配程度。增强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强化绩效导向及结果应用,更好地发挥政策和资金效能。
锚定目标,奋发作为。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财政系统将坚定信心、激发干劲,为谱写更新更美的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更加积极的财政贡献。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