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学明
2024年的最后三天,一部名为《灿烂人生》的广播剧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频率”播出,这部三集的广播剧给午夜的听众送上了美味的文化夜宴,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
体育类文艺作品是文艺创作中的一座富矿,讲体育冠军成长的作品也很多,比如《女篮五号》《夺冠》《棒,少年》等等,这些作品分别以小说、报告文学、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呈现过。后面的人要再讲跟体育有关的故事其实并不讨巧,讲好,就更难。
《灿烂人生》是根据2022年北京第十三届冬残奥会“三冠王”杨红琼的成长经历创作的一部体育类作品,讲的也都是真人真事。
聆听这部剧,从第一分钟就能被剧情深深地抓住,从而夜深人静的时刻跟随剧情融入故事中去。
独特的选题视角
作者没有关注万众瞩目、拥有流量的各种体育明星,而是把目光放到残疾人运动员这一群体。表现残疾人的文艺作品很多,表现运动员的文艺作品也很多,但表现残疾人运动员的文艺作品不是没有,但不多。
当然,在这样的选题视觉下,故事的主人公必须得有故事,而故事,杨红琼不仅有,还很跌宕。
杨红琼是一个从小在云贵交界处的偏远农村长大的女孩,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腰腹以下瘫痪。按照有类似经历的人生轨迹,她这样的遭遇一般就是学点可以谋生的手艺,然后再结婚生娃。
而她的人生发展最初也是这样的:沮丧、自我封闭、媒人上门说亲等等。而人生的改变也开始于媒人那句“能不能生娃?”生娃的质问,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她,让她从颓废中惊醒,也让她明白:不改变,命运就只能任人摆布。
于是,她向父母提出了上学的要求、参加了残疾人篮球队、29岁的时候转行学习越野滑雪、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并获得三枚金牌。
她的经历本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身边不起眼的小人物、遭遇人生挫折、苦练技能、不断升级打怪、最后走上人生巅峰。而且她的经历也区别于很多世界冠军,从小学习某项运动,最后获得成功的成长历程,她开始学的是轮椅篮球,学了很多年,然后在不可能的年龄放弃了已经小有所成的篮球改行学越野滑雪,然后又在一届残奥会上获得了三枚金牌。
她的经历不仅有极强的故事性,同时还很励志。有人说“每个奥运会冠军的背后都有一游泳池的汗水、一游泳池的泪水”,那么一个残奥会冠军的背后呢?一个在同一届残奥会拿三块金牌的冠军背后呢?
当作者选择了杨红琼,就等于是厨师拥有了高质量的食材,能不能做成美味的佳肴,考验的就是厨师的手艺。
多样化的叙事方式
广播剧被称为“剧”,剧本是整个作品的关键,“一剧之本”是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的根本,也同样是广播剧的根本。
杨红琼获得三枚残奥会金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她的人生经历也是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的事情,所以虽然她充满了故事性,但要怎么样才能让“剧”区别于新闻报道,从剧里获得全新的感受呢?而不觉得是对新闻的重复。
在叙事方式上,作者选择了多样化的表达,而这些表达能不能让听众瞬间入戏,是一部广播剧收获听众的关键。整个剧是从她在一次滑雪训练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开始的,教练担心的呼喊、队友急切的喊声从一开始就制造了悬念,就是她在这次训练中到底会怎样?会不会发生意外,这些情绪的铺陈把听众迅速拉进剧情。
从开篇来看,这个广播剧似乎用的是插叙的叙事方式,因为滑雪这件事情在杨红琼的人生中已经是她29岁以后的事情。
其实不然,在把观众的心揪住之后,剧情又回到了她的少女时代,回到了她摔伤的时刻,让听众想知道她残疾之后究竟会怎么样。这似乎又是顺叙。而如果全部听完,会发现顺叙、插叙、倒叙等叙述方式在不断切换,而每一次的切换,都会产生新的高潮与悬念,一直听下来,听众会有听爽剧的感觉。
而之所以能够如此自如地切换,在于作者选择了两条线并行的叙事方式,两条线一明一暗,交替出现或者并行存在。
明线主要讲述她从残疾到读书到参加篮球队再到学习滑雪然后获得冠军的历程,也可以称为她的成长线或者事业线,但如果只是这样走,就成了流水账。
所以,剧本又安排了一条暗线,在这条线中,杨红琼与家人的情感、与教练的情感、与队友的情感和家国情怀适时出现,并通过情感的变化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因为剧情的高潮并不是故事带来的,而是情感的高潮带来的。
鲜活的声音演绎
作为广播剧,仅有好的剧本是不够的,要通过声音的二次创作才能完美呈现作品和主人公的魅力。
广播剧不同于舞台剧、电影和电视剧,故事的走向、人物性格的塑造甚至人物长什么样都要通过声音来塑造,让听众从声音中构建出具体的画面感。这也是广播剧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地方,它给了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声音表演者就相当于雕塑家,刀法直接决定了人物立在听众中的形象。
在《灿烂人生》的创作中,叶知秋、王旭峰、阎萌萌等九位声音表演者都是经验丰富、功力深厚的配音演员或话剧演员。
为了演绎好作品,他们不仅熟读、领会作品,还与创作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把握角色的定位与情感,最终以极富情感、极富张力的声音把作品呈现出来。
比如杨洪琼的演播者叶知秋,她配过数十部广播剧、动画电影和游戏,丰富的经验和对角色的合理把握让她以张弛有度的演播塑造出了一个立体、真实的杨红琼。
时代的微雕群像
从来没有英雄的时代,只有时代的英雄。杨红琼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但她的成功是因为她生活在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让英雄辈出,也让杨红琼有了成功的可能。因为这个时代,中国才能举办一场载入史册的残奥会,因为这个时代,残疾人才会得到如此多的关爱、才有机会走上举世瞩目的舞台。
所以《灿烂人生》在表现个人努力的同时更多地把视角投在了杨红琼生活的时代,因为杨红琼的每一次命运的转折都与这个时代密不可分,都在影响着她后来人生的走向。
杨红琼的人生有三次转折,第一次是摔伤致残、第二次是抗婚上学、第三次是改行学滑雪。
第一次,她得到了父母、亲朋的关爱,也正是因为亲情、友情在她身边的环绕,使她没有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颓废。第二次,她获得了来自社会与残联的帮助、关心,让她得以重归校园。从这次转折中,听众可以感受到杨红琼的自强不息,感受到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文明让残疾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关爱,所以她才有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可能。第三次则是因为世界有一场要在北京举行的冬残奥会,才让她这个连雪都很少见到的南方女孩走上了滑雪场。从这次转折中,听众能感受到她的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更能感受到因为国家的富强,中国才能举办一场世界瞩目的运动会,杨红琼才有机会创造“三冠王”的辉煌。
个人的努力与时代的加持成就了杨红琼的今天,这是杨红琼的成功密码,也是作品要表达的主题。
时代与个人的逻辑关系不仅仅适用于杨红琼,也是适用于剧中的每一个人,其实,也就是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你我。剧中杨红琼的父母、她的教练、她的队友、她的伙伴……每一个和她有过交集的人都是生活中每天都能相遇的我们,他们的柴米油盐就是我们的柴米油盐,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
因为这样,不仅让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形象显得鲜活,显得生活、显得接地气,也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那个共鸣点就是剧中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全剧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当下许多普通人的状态做了戏剧化的塑造和呈现,这种塑造如果做成一个雕塑群,那么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的形象。而这也是作品要表达的另外一个主题,就是普通人的群像,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形象。
再说回《灿烂人生》的剧名。
罗平的油菜花世界闻名,却是经历了严寒之后才在春天灿烂盛放。但并不是每一株油菜都有机会在春天绽放,有些会在严寒中枯萎。这便如人生的走向,向上或者向下,决定权在自己手里。杨红琼生在罗平,遭遇挫折的时候选择了向上,所以她的人生亦如油菜花,历经风霜才有了后来的绽放,才有了灿烂人生。
今天的我们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我们在如晦的风雨中哪怕历经坎坷,依然选择向上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普通人的灿烂人生凝聚在一起,就是一个灿烂的时代,一个灿烂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