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勐腊县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2024年,勐腊县人社局按照“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促增收”总思路,实施“产业促发展、发展带就业、就业保稳定”工程,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人社惠民政策落实落细,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做到就业帮扶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打烊,多措并举织紧织密就业保障网,让稳岗就业成为群众增收主渠道,努力做到以产业拓宽就业空间、以就业激发产业活力,产业与就业“双驱动”。
以支柱产业为龙头
加大就业“输血”力度
紧紧围绕“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创新区、沿边开放示范区、兴边富民先行区”发展定位,通过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橡胶、茶叶等支柱产业集群,推进补链强链,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吸纳、培育一批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产业拓展市场,吸引更多农民群体就地就近就业。2024年,勐腊县天然橡胶产业实现新突破,乳胶制品精深加工落地投产,橡胶产业综合产值同比增长46.8%,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创新区建设提质增效。农业、能源工业投资实现3位数增长,产业投资实现翻番,占总投资的51%,位列全州第一,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以新兴产业为纽带
激发就业“造血”潜能
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就近开发新兴产业,确保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就业双促进、群众增收双保障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农业推动,让就地就近就业有奔头。通过打造辐射东南亚热带水果集散中心,推动全省首个水运进境水果制定监管场所启用运营。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水果等生鲜农产品进口实现量的突破。新增党组织领办边民互市合作社7家,边民参加互市贸易超3.1万人次,贸易量、贸易额实现翻番,税收实现零的突破,推动边民创收85.5万元、集体经济增收15.8万元。
文旅拉动,让就地就近就业有钱赚。大力推进兴边富民先行区建设,创新培育曼龙勒雨林大赶摆、中老边民“国际老庚”大赶摆、“乌兰魅影”研学等新业态,举办赶摆活动188场次,吸引游客102.4万人次,群众实现销售收入达4117万元,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增收超1000万元,促进集体经济增收45万元,接待研学团队1.5万批次,带动经济收入1608万元,有效推进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服务带动,让就地就近就业有劲头。积极培育新劳务品牌,鼓励以手工作坊、创意农业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直播等多种创业渠道,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024年,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27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05万元,带动就业686人。通过“勐腊茶人”“易武正山茶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1.1万人;全面培育新劳务品牌,培养傣族服饰制作技艺州级传承人1人、县级传承人2人,“傣装缝纫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1804人。加大职业能力建设,开展“点餐式”就业培训76期3035人次,1600人实现就业,切实保证职业技能培训始终与市场、企业接轨。
以壮大队伍为良方
助力产业“活血”通络
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全县重点产业链,紧扣“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这一核心,把组织化就业作为千方百计促增收的关键,提高供需对接、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化程度,抓住季节性用工高峰和产业性用工需求,及时解决县内用工慌问题,助企纾困。
充分调动县内本土劳动力积极性。发挥乡村技能人才库及各乡(镇)“无忧勐腊”劳务队作用,组建采茶工、摘果工、种植工、冷库包果工等类别的“无忧勐腊”劳务队245支3275人,利用不同区域农忙错峰支农,让全县劳动力形成一个内循环,实现县内劳动力就地就近、家门口高质量充分就业。
积极打通县域间劳务经济对接通道。立足县情,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增加劳动力市场存量。健全企业用工服务保障长效机制,深挖红河、昭通等劳动力充裕地区资源,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势互补,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稳步推进外籍人员入境务工试点工作。2024年5月,国务院批准云南省实施外籍人员入境务工试点工作,为勐腊县引入外籍务工人员提供了政策支撑。勐腊县与老挝南塔省勐新县、奔怒县签订县域跨境劳务协作协议,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跨境劳务合作机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团进团出”勐腊实践和勐腊经验,使试点工作更为规范有序有效。培育和发展了3家可管可控的适度适量专业化涉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压缩跨境务工手续办理时间,确保在企业用工需求上做到找得到、调得快、供得上、送得了。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派送外籍劳务工人15336人次,共为522家市场主体提供劳务服务。“团进团出”的外籍人员入境务工试点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由涉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程跟踪服务管理,让企业用工省心、安心、放心。(通讯员 自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