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官渡区第十二届第十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官渡区委书记陈汉受区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对2025年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
过去一年,官渡区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一起来看看——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标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具体工作安排,立足官渡区实际提出205项改革举措,推动中央和省、市改革部署在官渡区具体化。
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0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14亿元。位居2024年赛迪中国百强区第42位、中国创新百强区第55位、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56位、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第21位。
深化“5518”产业链工作体系,党政“一把手”带头先后赴北京、成都等地开展12次精准招商,省级审核通过新签约项目30个。一盘棋落实昆明市“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7户企业在磨憨注册落地。花伍科技创新鲜花交易流程,积极探索首发经济新路径。
昆明螺蛳湾数据产业园、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昆明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挂牌。昆明中央法务区落地建成,昆明中央商务区正式加入中国商务区联盟,7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中交南亚总部商务中心和中海国际中心,2024年申报税收亿元楼宇11幢、千万元楼宇26幢。
官渡古镇片区开发提质增效,双桥夜市全新开街,福保农文旅火爆出圈,全区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总花费绝对值均居昆明市第一。
开放优势不断彰显
劳动仲裁“邮寄立案”模式等8项经验案例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五里多农博广场统一结算、华润万家视同法人入库经验在全市作交流。
发挥新螺蛳湾片区对外开放优势,缅甸贸易中心揭牌,越南商品馆、湄公河五国国际馆开馆;成功测试“市场采购+澜湄线”首单,实现“一次查验、直接通关”至老挝万象,为参与市场采购贸易的企业拓宽了出口渠道。
全省首建知识产权保护立体协同工作机制,入围全国市场化申报项目优秀案例;昆明(官渡)自贸人才学院顺利开班,全省首个“南亚东南亚人才超市”启用,实施“两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双百计划”,成功举办“两亚人才跨境电商直播技能大赛”,获批全省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打造全省首个“青年驿站”,为发展注入活力。
新建3个营商环境观察站,颁发全省首张县区级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千名干部联万企·暖企兴商促发展”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全区经营主体净增48410户,“四上”企业净增161户,“个转企”548户。
城市面貌不断改善
加快推进普自(二期)等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和85个老旧小区改造,获评云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区。巫家坝片区开发建设提速,昆明中央商务区管委会高效规范运转。
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办结群众举报投诉问题209件、整改完成率达92.48%。深入推进“公园城市”“绿美城市”建设,新建、提升改造“口袋公园”46个,完成93条“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道路整治,治理违法违规建筑64.5万平方米。
飞虎大道北段、春城路下穿工程顺利施工,新建、改造8条市政道路,新增各类停车场98个、机动车停车泊位5.22万个、公共充电桩957枪,城市基础功能稳步提升。
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坚持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支出46.5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22%。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7266个,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8215元、31671元,同比增长3%、6%。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云师大实验中学巫家坝学校等5个学校重点项目完工、增加学位6840个,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新居民子女就学10.29万人,引入名师10名,中、高考成绩均创历史新高。
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省中医医院项目有序推进,省妇幼保健院主体结构完成封顶,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办区人民医院初见成效。
全省首家银发经济产业园揭牌,“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工作获《人民日报》点赞、被列入全省首批改革试点;魅力之城小区“社牛牧场儿童宠物公园”入选全国经验,打造全省首个儿童友好银行,“一老一小”保障更加完善。
全力做好回迁安置,交付和美欣城、福满欣城等项目10743套106.25万平方米,恒大玖珑湾四五期、俊云峰A6地块等“保交楼”项目交付使用20966套,柳岸晓风、融城天阶花园C地块等“保交房”项目交付使用3962套,建成57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据赋能基层治理、全面建立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三项试点”,全省首家开展研究生服务团、法治副主任挂职社区,3个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党的领导不断增强
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力配合完成省委巡视工作,针对反馈的6类16方面41个问题,分解制定165条整改措施,完成整改率95.15%。
抓实党支部“调优、扩先、提中、治软”行动,成立区委国企工委,深化年轻公务员“源头培养”,举办“百名自贸人才”能力提升班;坚持“四用四不用”导向调整使用干部488人次,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
云南网记者 张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