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贸易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彰显蓬勃动力
2025年1月2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在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进行装箱作业。 新华社
夜幕降临,闹市中的南强街巷灯光次第亮起,省内外游客和本地市民慕名前来,在烟火升腾中品尝云南各色风味小吃;一路向南,一批批货物“乘坐”沪滇·澜湄线、湘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通江达海,昆明的国内外“朋友圈”不断扩大……从昔日偏居西南一隅,到当下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昆明正踔厉奋发乘势而起,奏响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活力不断涌现
外贸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过去一年来,昆明市外贸稳进提质,进出口跑出“新”速度。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昆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左右。
这背后,得益于昆明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服务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活力不断涌现,为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依托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资源的优势,近年来,昆明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和企业主体呈现同步快速增长态势,巩固壮大了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和产业园区。2024年以来,昆明以多层次、多维度措施为抓手,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增长迅速。
位于官渡区的昆明飞蓬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该公司先后在贵阳、成都设立分公司,现已成为TikTok(抖音海外电商平台)西部唯一的跨境电商直播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美国、巴西、日本、澳大利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10个国家。目前,企业正充分发挥昆明小语种语言地域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小语种跨境直播电商,不仅成为TikTok全球平台服务商中拥有语系最多的企业,也是昆明涵盖南亚东南亚语系最全的跨境直播电商企业,拥有22个直播团队、20个直播间。
2024年10月18日,昆明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澜湄线”首单测试成功,为广大外贸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全新通道。目前,“市场采购+澜湄线”已常态化运营,不仅有效提升通关效率、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还有利于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外贸出口活力,带动区域外贸发展。
作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目前,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共有5000余家市场主体注册运营,截至2024年11月30日,累计出口额超过19亿美元。同时,跨境直播电商产业园自2014年4月运营以来,目前已有60个直播团队,全天候通过小语种直播面向12个国家销售,多个直播间已成为全球品类前十的头部账号。
“全市贸易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给企业增加了发展信心,吃下了定心丸。”俊发新螺蛳湾商业集团总裁李炜介绍,今后将通过在螺蛳湾建设的南亚东南亚数字贸易中心,充分运用“市场采购+澜湄线”“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叠加政策优势,将市场采购贸易交易额推向新的高度,把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打造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内外贸一体化市场标杆。
自2020年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昆明市积极推动实施方案任务落地、三年行动工作落实,全市服务进出口额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12%以上,3项试点经验获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目前,昆明市成功形成跨境语言服务、跨境金融服务、跨境农业技术服务3个案例,经验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相关做法得到商务部的肯定。
下一步,昆明市将持续推进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力争推出一批“昆明经验”“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同时,高质量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面对南亚东南亚国家推出更多针对性产品,巩固发展跨境旅游、跨境运输、对外工程承包等传统领域服务贸易,发展知识产权评估、设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贸易,打造昆明服务品牌。
围绕“8+N”产业链提高外资吸引质效
云南首家外资国际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落地昆明、云南首家外资演艺经纪公司落户昆明经开区……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昆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在这里落户,为外国友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创业平台。
2024年11月8日,云南飞牛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落地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这是在云南省注册的首家外资国际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也是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首家中缅合资公司。此前,云南国际航班客货运代办主体一直以国内为主,对国际航司资源掌握对接不足,该企业的落地将补齐其中的短板,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乃至全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牵线搭桥”,进一步推动云南参与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交流合作。
2024年以来,昆明市围绕实际利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工作要求,寻找完成全年外资工作目标的突破口,对重大外资项目开展“链式”服务,先后参加了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举办“投资中国·2024沿边临港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暨国家级经开区协同发展对接会”、昆明市吸引外商投资(重庆、厦门、浙江)推介会,赴柬埔寨、泰国开展招商引资暨经贸交流活动,全市不断优化外资结构,推动大项目落地,持续改善企业服务质量,外资工作取得新进展。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2户,合同利用外资1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6.31%,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3828.25万美元,占全省55.81%,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位列全省第一;近四成外资投向国家级园区平台,开发开放平台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
整体来看,昆明市实际利用外资引入新能源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等绿色生产性服务产业,有效融入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昆明市实际利用外资呈现基本盘稳固、进资渠道多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平台效能提升的态势。
下一步,昆明市将多方深挖项目资源,拓宽外资招引渠道,围绕“8+N”产业链,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原特色农业领域,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大健康等战略性产业,并综合考虑各县区功能定位、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产业链和集群发展的需求,合理引导外资布局发展,引导外向型和制造业等项目优先落入国家级开放平台,提高外资吸引质效。
扩内需促消费激活消费新潜能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5年中国要抓好的9项重点任务中,“提振消费”居首位。
其实,2024年10月17日,昆明市政府办公室就印发了《昆明市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对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高中心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等都提出明确要求,推动昆明城市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名片”,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关于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部署,昆明市秉持“多业态融合”理念,体现“历史与现代并融、经济和文化并举、消费和旅游并进”的特点,先后出台《昆明市促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特色街区建设运营的意见》等文件,积极推进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
2023年11月21日,昆明南屏步行街正式入选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昆明市共有公园1903文体商旅综合体、昆明老街—南强街区等4个国家级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及官渡古镇、同德广场等9个省级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目前,昆明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创新性和历史文化性等特点,涵盖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业态,提升了夜晚城市活力,给一批人提供创业、就业机会,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夜间体验。
在夜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也让家门口的消费更有活力。2022年,昆明市入选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试点开展以来,昆明市以实现社区商业便利化、品质化和数字化为目标,按照“试点带动、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思路,以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为抓手,将便民生活圈打造为“家周边”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昆明市已打造67个集聚效应显著、业态合理、功能及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拉动消费明显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便民生活圈内商业网点数量达2.4万余个,服务社区居民约129.88万人,带动就业27.9万人,居民综合满意度达到94%。接下来,昆明市将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全面提升便民生活圈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提高便民生活圈覆盖率,实现幸福生活不出圈。
2024年,国家部署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去年以来,昆明市充分发挥省会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从销售和消费两端积极组织对接,整合各类活动资源营造良好的以旧换新促消费氛围,汇聚起推动政策落实的强大合力。
在“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下,消费者换购热情高涨。云南九机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管宏仙介绍,自2024年8月28日云南省正式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以来,门店核销最多的产品就是电脑,销量同比增长100%以上。截至目前,九机线下门店数量超500家,线上会员1000余万,会员用户平均复购率超70%。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昆明市已申请补贴19.3亿元,占全省48.7%;直接带动消费175.5亿元,占全省54.2%。9月国家政策全面实施后,全市当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就扭负为正,同比增长3.9%,10月同比增长6.7%。
中央财办表示,2025年将安排更多资金用于“两新”政策,把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今后,昆明市将紧密关注中央“两新”政策动向,继续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做好政策衔接、提前谋划布置,努力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昆明发挥更大成效。
物流大通道开辟贸易新空间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贸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起内畅外联、高效便捷、成本占优的物流体系,通过大物流带动大贸易、承接大产业、促进大开放。近年来,昆明市以现代物流产业链企业培育为重点,不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昆明市已获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4类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同时,初步形成安宁桃花村、经开区王家营、空港经济区、晋宁青山、嵩明杨林5大物流聚集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线总数396条、通航城市191个,南亚东南亚通航点达到45个,是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通航最多的省会城市,为发展贸易提供良好的通道条件和流通保障。2024年,昆明市现代物流业总收入预计实现3576亿元,同比增长6.1%。
在推动中老铁路物流降本增效方面,昆明市主动加强与沪昆铁路沿线和成渝地区的产业协作,积极推动沪滇·澜湄线、中老班列—G60号、湘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等跨境物流接续班列开行,进一步释放中老铁路黄金通道效应,加快推进磨憨口岸提升改造工程,不断提升磨憨口岸通行能力,加强磨憨口岸与王家营片区的协调联动,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提高整体货源组织能力和国际货运运行能力。截至2024年11月30日,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共计开行中老国际货运列车1711列31672车,发运货物总重量达70万吨,货值约126.9亿元人民币;到达中老国际货运列车27834车,货物总重量75.4万吨;共开行“澜湄快线”763列15736车,共计31472标箱。
在市场主体引育方面,截至2024年,昆明市共计培育66家A级物流企业,占全省总量的40%。持续推进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昆明市的典型做法及云天化联合商务、云南物投2家昆明市企业的先进经验,入选2024年商务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典型案例》,中外运物流(云南)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入列第三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省级试点。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昆明市将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持续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内外贸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缪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