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职业高级中学与云南云双基实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化服装生产学习工厂,将课岗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落到实处,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双柏县职业高级中学产教融合服饰产业学院,智能化的服装生产车间忙碌而有序。工人们操作着新升级的智能吊挂系统,裁剪好的布料在设备传送下精准抵达每道工序。刚毕业一年的尹奇仙便是这条生产线上的一名技术工人,她熟练操作电子缝纫机完成裁剪与缝合。尹奇仙表示:“学校和工厂的合作让我在毕业后直接实现就业,现在工资达到了4000多元,新的设备让工作效率更高,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另一车间,智能裁床布料机正高速运行。通过电脑控制,布料自动拉伸、切割,仅需数分钟便可完成原先数小时的人工裁剪任务。云南云双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兵亮介绍:“通过产教融合项目,争取到州教育局150万元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新增智能裁床、智能吊挂系统等100多台设备,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服装品质。现在每天可生产1000套衣服,月产量提升到2-3万套,年产值达到500多万元。”
在实训车间,学生们边学边练,熟悉智能设备的使用和服装生产的实际流程。高二学生苏顺超表示:“学校的实践课让我掌握了理论知识,也能直接接触自动化设备,对未来的就业技能非常有帮助。”
双柏县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鲁光阳表示,校企合作让学校在设备更新、师资融合、学生培养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学校服装专业实行“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厂、实训即上班”的育人模式改革,为学生提供了从课堂到岗位无缝衔接的成长路径。目前,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学生达到98人,每学期安排实训课200节。今年,该专业被评为楚雄州骨干专业,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4年,云南云双基实业有限公司服装订单已达20万件,同时培训学生200余人,已有55名毕业生正式留厂工作,平均月薪达到5500元。“政府搭台、厂教融合、引企入校、引厂助教”的创新模式,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同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为地方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云南网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张琪 张真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