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智能调控平台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AI助力电网更聪明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07:21:07  来源: 云南网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100%。然而,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对电网而言如同盲盒,难预测、难监测、难控制,如何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源网荷储充”智能调控平台应运而生。

  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将AI(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控制管理,实时处理潮流断面的动态控制、风险自动识别、辅助电力系统快速响应等异常情况,快速精准完成潮流计算、潮流校核、运行建议,并进行运行方式自动调整等智能决策,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主控制和自动化运行。

  在电力调度中心显示屏上,不同颜色的曲线清楚地显示源网荷储充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只需及时控制调整即可。从大理天峰山风电场接入220千伏祥云变电站的309.25兆瓦新能源,通过平台自动调控,仅用20秒便完成潮流计算、分析、校核全过程,快速高效地将绿电送往省内及粤港澳大湾区。

  大理是云南“西电东送”的重要起点之一和滇西北清洁能源送出枢纽,大理供电局供电区域电源总装机超过1835万千瓦,新能源年发电量占比60%以上,灵活、高效的电网调控运行方式是新能源富集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

  “通过平台,潮流分析时间由以前的3个小时减少至20秒,方式调整时间由30分钟降低到6秒,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白天送不出、晚上不够用’的问题,也避免了误操作、误调度的风险,在南方区域率先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智能调控。”大理供电局水电及新能源组组长李玉江介绍。

  不仅是新能源调控“智慧大脑”,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一系列电力智能应用的新场景纷纷落地,让运行管理更高效、电力供应更安全稳定。

  无人机起飞后,对配网线路及杆塔开展巡查拍照,数百张图片回传导入配网机巡图片AI识别系统,短短几分钟,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出存在缺陷设施部位,随后工作人员开展消缺工作,经无人机再次巡检确认,成功避免线路故障引起的停电事件,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这是云南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与楚雄禄丰供电局联合攻关打造的配网机巡图片AI识别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可对海量机巡图片进行智能识别,解决了设备老旧隐患突出、人工巡检识别难、以抢代维等以往遇到的突出问题,建立了全新的配网智能巡检模式,大大提升了巡检质效,处理速度可达每小时1.4万张,与人工审核相比效率提升约17倍。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晓瑞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