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耀辉
50多年前,记忆中的老昆明街道与如今真是两回事。
就拿离市中心近日公园最近也最为热闹的宝善街、金马坊、顺城街、崇仁街而言,街面上都铺设着大条、大条的石板。历经百年的风雨打磨,条石上充满着岁月的沧桑和痕迹。
童年时,我经常扯着老外公的衣袖,或者搀扶着裹着“三寸金莲”的老外婆,悠闲自得地漫步在顺城街、崇仁街上。
那时这些老旧的街道两侧,大都是土木结构的房舍,有些家的门口还立着拴马、拴骡的横杆,旁边还有一个喂大牲畜的大(石)木槽。
顺城街的街道上,“横七竖八”地铺着大石条,石条上满布着车辕压出,骡、马铁蹄踏过、压过的痕迹,那时候的大车很少有用橡胶轮胎的,多数都是木制轮子,然后在木轮上钉上铁钉。
久而久之,原本应该只有石匠勾勒条纹的大石条,逐渐有了带着铁钉的大车碾压过的痕迹,尤其是历经连续多日的三伏天雨季冲刷后,更是有了斑斑点点的沧桑感。
所谓顺城街,顺的是“近日楼”下的道路,应的是那句老话,这个世上原本是没有路的,想必是从“近日楼”城门口走的人多了,于是便逐渐有人在街两侧建起了房舍,有了供人、马、车休息的马店和卖大酥牛肉一类的小吃摊。
恍惚间,思维再度回到了60多年前的东寺街上,街道上不时有骡马拉着的木轮大车缓缓而过,留下一串串动人的铜铃声、一阵阵咯吱、咯吱的木轮声,还有骡马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当然,其中偶尔也有牛车走过,牛的屁股上还会有个麻袋,接住排泄物。
再后来,东寺街上的自行车逐渐多了起来,各种特色小吃店、小旅社、副食品店、影剧院等,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道路上依旧是大青石条,路两侧依然有着小水沟在缓缓流淌。
终于,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老昆明城也多少焕发出了生机,孩子们的欢笑声、老人脸上绽放的笑容,取代了往日的愁苦。
而我竟然也发现那个穿着老父亲用军裤改成的大裤衩、背着军用帆布书包的我,居然会从上世纪30年代“昆明布业公会”共同捐款建立的“火神殿”出来,只不过,火神殿已成了布新小学而已。
过去的崇仁街是一条富商、豪绅们居住的街道,加上外国领事馆都在这条依旧铺设着大青石条的街上,可以遥想当年洋车、黄包车、轿子在路上走过的情景。
那还是50多年前的事儿啦,滚着老父亲亲手为我做的“铁环”,我从崇仁街石条路上缓缓而过,走进了布新小学旁一间以出租小人书(连环画),打(卖)牛奶的小店内。
取出5分钱交给店主罗妈妈,请其为我的大搪瓷口缸,打进去了大半口缸牛奶,又自己去放小人书的书架上挑了几本打仗的书,然后才又滚着铁环回到崇仁街家中。
那个时代,无论是有大马路之称,纵贯老昆明城东西方向的金碧路,还是以卖洋货为主的巡津街、南屏街,街道上都只铺设着大青石条,而普通的小街、巷都只有砂石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