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来自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的19位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出发,一路北上,前往首都,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巨变。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到天安门广场观礼升旗仪式,是参观团抵达北京的第一站。
11月6日凌晨,北京的气温只有1摄氏度。但凛冽的寒风挡不住大家对升旗仪式的期待与热情。6时49分,国歌声响起,19人的目光齐齐看向升旗台。虽然国旗升到杆顶只有46秒,但大家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却无法计量。“当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我觉得先辈们也在注视着我们,和我们一起感受这一时刻。”作为一名边疆学校的教师,从每周在学校唱起国歌到在天安门广场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召窝嫩感慨万千。
身着民族盛装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相聚在天安门,把边疆各族群众的祝福献给祖国。
升旗仪式结束后,19位盟誓代表后代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参观了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对国家的历史以及首都北京的文化底蕴有了深入了解。
党的历史光辉灿烂
此次进京参访,是一次重温之旅,也是一次红色之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19名盟誓代表后代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按照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在一件件展品、一段段文字中,走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感受党的伟大奋斗精神。
当盟誓代表后代赵珍看到革命先辈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内容,她动容地说:“革命先辈为我们创造今天的美好生活太不容易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70多年前,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许下“一心一德,团结到底”的誓言。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在党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盟誓代表的后代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故事带到北京,在参观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党的精神与力量带回家乡。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用实际行动继承先辈遗志,时刻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以昂扬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团结携手奋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祖国发展欣欣向荣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此次进京参观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许多是第一次乘高铁、坐飞机。从云南到北京,看到的是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他们深刻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4D+6面”的全景影院内,盟誓代表后代在“驾驶舱”中“云游”祖国大好河山;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无人配送车、无人售货车、无人驾驶汽车……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强大而骄傲!”盟誓代表后代苏国文自豪地说。
如今,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新房子和现代化家居遍及村村寨寨,民族织锦织出“指尖经济”,咖啡豆变成“小金豆”,茶叶托起“致富梦”……看到祖国发展欣欣向荣,盟誓代表后代对未来的美好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1950年,普洱专区各族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2024年,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再次踏上北上之路。此次进京参观,缘于民族团结,也时时体现着民族团结。后人代表中有彝族、傣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布朗族、傈僳族、佤族8个民族,19人组成的进京团队也成为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1:1还原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后辈再次重温先辈留下的誓词碑故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民族文化宫,他们一起重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相亲相爱,共同唱响《爱我中华》,手牵手参观北京,留下一张张富有纪念意义的合照……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从北京回望普洱,在赵珍的家乡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各族妇女聚在纺织机前边织锦边谈笑;在罗成周的家乡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傣族、彝族等各族群众在“水火交融·共进繁荣”的火把节上起舞;在刀金玉的家乡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宾弄赛嗨”让乡村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70多年来,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普洱的沧桑巨变,但不变的是各族群众一心向党的共同情感。此次北京之行让大家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认识更加深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新动力。“回去以后,我们要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刀金玉说。
云南网记者 高玥 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