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始终坚持把饲草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紧紧围绕饲草产业发展各个链条,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党组织引领作用,把党员干部有效组织起来,当好宣传员、指导员、协调员,通过党组织带着干、领着干、教着干,不断激活群众参与饲草种植、管护、砍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赚钱”,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当好“宣传员”,领着群众在饲草种植中“务工赚钱”。
各乡(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饲草产业发展的安排部署,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落实饲草产业相关事宜,在深入各村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确保饲草产业开好头、起好步。聚焦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的目标任务,充分运用好乡(镇)包村科级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三人小组”议事机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饲草种植地块,提前进行周密规划和布局,优先考虑把公路沿线、集中连片、平地或坡度30度以内的地块作为种植基地,把青贮玉米种植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块,解决好“种在哪”的问题。
村党组织负责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建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小组长构成的志愿服务队,通过群众会、火塘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饲草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及相关政策,帮助农户算好“经济账”,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饲草产业的思想认同;针对劳动力缺乏的种植户,村党组织帮助联络本村剩余劳动力参与种植,由种植户支付一定的务工费,既解决了“谁来种”的问题,也让群众在饲草种植中实现“务工赚钱”。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青贮玉米种植5万余亩,群众在青贮玉米种植中获得务工收入300余万元。
当好“指导员”,领着群众在饲草管护中“务工赚钱”。
为确保饲草标准化成长成熟,村党组织适时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饲草种植、田间管理等技能培训,并组织种植户积极参与,不断提升种植户的饲草种植、管护水平,从源头上加强质量监管,帮助群众算好“增收账”。
针对群众在知识面和知识接收能力上存在差异,有针对性地把致富带头人、农作物种植能手等培养成饲草管护能手,引导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学习掌握饲草管护技能,成为饲草产业本土人才。同时,充分发挥饲草管护能手的价值和作用,对家庭存在一定困难的饲草种植户,组织管护能手给予免费的管护帮助;针对饲草种植大户,村党组织主动上门服务,对于饲草管护中存在的“缺人手”“缺技术”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动员其在本村有偿聘请有一定管护能力的群众帮助管理,解决种植户问题的同时让人才实现价值、获得收益。今年以来,群众在饲草管护中获得务工收入100余万元。
当好“协调员”,领着群众在饲草砍运中“务工赚钱”。
进入饲草成熟期,村党组织提前介入、靠前服务,针对部分种植户自行砍运难度大的问题,精心谋划,做好统筹协调,当好“协调员”,负责饲草砍运工作,以每吨300元至320元不等的价格支付给种植户,实行“一车一结算”,为群众消除后顾之忧;砍运工作中,村党组织积极发动、组织周边群众以务工的方式参与砍运,砍收务工费或按天计算、或按重量计算,费用不等,但原则上不低于100元/天,运输费根据距离远近以每吨40元至80元不等的价格支付,既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又为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同时,乡(镇)党委高度重视,主动担当作为,扛牢主体责任,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以主题党日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饲草砍运工作;村党组织组建“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的砍运队,助力群众饲草砍收,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饲草产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截至目前,群众在饲草砍运中获得务工收入400余万元。
云南网记者 段芃 通讯员 罗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