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展之窗】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全面深化改革巡礼:长风浩荡 潮涌云岭
长风浩荡 潮涌云岭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全面深化改革巡礼
《云岭之窗》特约评论员
时间是常量,亦是改革者的变量。
回首过去,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铿锵有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泱泱华夏、广袤云岭,无数的变革悄然发生,亿万人民心手相连,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共同挥毫泼墨,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多点发力、逐个击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一份份沉甸甸的改革成绩单,见证了云南全面深化改革造福各族群众的坚定步伐,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积蓄了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深厚的力量。
征途如虹,岁月如歌。看今朝,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改革蓝图,已在云岭大地上化作了大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声声激荡,鼓舞着云岭各族儿女奋发向前、奋楫当先。
各族青年颂党恩 张彤/摄 图源:云南发布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两次划时代的三中全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其关键一招就是改革开放。
是改革,把蕴藏在亿万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创造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公正、平等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共同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繁荣发展;是开放,使我们积极融入全球化,吸纳全球最好的创新成果和管理经验,拓展最大可能的市场和视野,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与合作……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省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生态美丽、开放奋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我们以改革激活发展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省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三大经济”、推动“六个大抓”,实施系列三年行动,以制度创新激发改革活力,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全省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元台阶,“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稳健起航。
——我们以改革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结出新硕果。认真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有序开展地方立法,创新“协商在基层”活动,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润土培根”工程,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省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繁荣稳定的局面持续巩固和不断发展。
——我们以改革厚植生态本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展现新面貌。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的思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实“九湖”治理、“两污”治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8件事,大力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绿美云南。
——我们以改革拓展对外开放,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筹办南博会、旅交会等重要活动,创新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持续发力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加快建设沿边产业园区,口岸经济焕发出强大活力。
——我们以改革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彰显新品质。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涌现出孟连“334”联农带农、永仁“幸福里”就业服务等惠农增收模式,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塑造品牌形象,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和医院,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我们以改革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省政治生态焕发新气象。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整治“十种典型问题”,倡树“十种鲜明导向”,推行“三法三化”,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王正鹏/摄
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
打开全国首个一站式电力零售交易平台“来淘电”,买电像购物一样简单。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绿电溯源体系,让每一度绿电都有迹可循,促进绿色铝等产业从生产到交易全链条降碳,绿电经济价值越发凸显。
满满的电力获得感,突显出10年来云南电力体制改革的含金量。作为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云南率先组建了电网企业相对控股的股份制交易机构——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率先核定输配电价、率先建立规则完善的电力市场、率先大幅放开发用电计划、率先突破售电侧改革、率先通过市场化方式扩大“西电东送”、率先开展电力市场信用评价工作。
电力体制改革仅是云南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云南始终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改革部署,高标准、高起点谋划改革“路线图”,出台改革方案3000多个,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聚焦“三大经济”高质量发展,云南坚持资源管理“一盘棋”,以能源、矿产、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生物等优势资源作为破题口,出台系列三年行动,加强资源高效开发和集约利用;坚持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持续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推动重点产业向园区集聚;把口岸建设作为支撑更高水平开放、牵引经济转型发展的流量入口,构建“2+3+N”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口岸建设三年行动,推动“互联网+边民互市”模式在中老、中越、中缅重点口岸全覆盖,形成“口岸+通道+城镇+产业+物流”协同发展格局。
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建成了全国首家省级建设、全省统一应用的区块链物电同源电子印章平台;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制定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开展服务企业需求“厅局长坐诊接诉”,创建“融信服”平台,累计授信超1800亿元;深入推进“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深入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企沟通圆桌会议机制,督促整改打通了110个涉及民营企业行政审批的堵点、痛点、难点。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借助改革“关键一招”,省委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省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带头作用更加明显、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解决问题能力更加过硬。
昆明城区 陈飞/摄
改革为了人民 改革依靠人民
群众所盼,正是改革所向。
2023年9月,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扩面提质的实施方案》,聚焦具有承上启下衔接作用的普通初中教育质量提升,推进教师“省管校用”由高中向初中扩面提质。
一周后,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即组织成立两支“省管校用”对口帮扶团队前往广南县第五中学和武定县香水中学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半年时间,帮扶团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办学经验,给两所学校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助推当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翻开每年云南省10件惠民实事成绩单不难发现,“民生账本”里的变与不变,既有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民生之需的沿革,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断实现的清晰印证。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深化拓展“组团式帮扶”到推动设立“编外校长”、“编外院长”,从持续抓好学生防溺水工作到大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从建好高水平医院到建好群众家门口的医院……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全省各级各部门把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重要依据,坚持言必信、行必果,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力透纸背。
稳就业、促增收——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共同体,到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水平、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出“云岭创业贷”专项贷款,端稳“饭碗”,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补短板、促公平——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到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从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从推进“文化兴滇”行动,到全面推行“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群众的幸福感更有保障。
兜底线、强保障——从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三年专项行动到推进社会救助制度综合改革,从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到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到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群众的安全感更可持续。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随着全省各族群众一项项“需求清单”被转化为“满意清单”,云岭大地家国一体、同心同频,为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汇聚起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叙事,必将在云岭大地上激荡出振奋人心的新乐章。(刘薇薇)
来源:《云岭之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