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应变新思路 兴农新版图——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新农人”二三事
近年来
“新农人”一直都是三农领域受关注的对象
6月20日
《农民日报》的镜头聚焦昆明市嵩明县
讲述他们的二三事
原文如下:
报纸版面
应变新思路 兴农新版图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新农人”二三事
近年来,“新农人”一直都是三农领域受关注的对象,他们有情怀,乐于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他们理念新,善于独辟蹊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他们技术新,总能将前沿的适用技术带进来,农业于他们而言不是体力活,而是技术活。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正在默默地改变着农业农村农民,也正在成为乡村振兴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生菜大王”蒲长文、“奶业新星”白郁倩、“鸡司令”陈永平,一位位“新农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种生菜到“种”模式
生菜的“辉煌时代”正在过去,可有着嵩明“生菜大王”之称的蒲长文依然心气儿不减。
回顾一路走来的故事,蒲长文告诉记者:“1995年,一家外资企业来嵩明种生菜,专供麦当劳,我就在基地里学技术。那会儿,大家都说老外的种菜技术至少领先咱们50年。可是短短6年,他们就撤了,原因是机械化无法推广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2001年,“失业”的蒲长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靠着上山砍树过日子的最贫穷的村子——麦冲村。看着村里的穷光景,蒲长文冒出个大胆的想法:“我学了6年的技术,我要用咱们农村人的方式种生菜。”
说干就干。蒲长文给村里人讲道理,聊收入,谈技术;采购生菜种子,制定种植标准,第一次试种就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之后的3年,生菜便在这个贫困山村的土地上铺展开来。村里还与麦当劳生菜一级供应商签订了销售协议。
蒲长文说:“当时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亩,还逐步带动了周边的村庄。2008年,我们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麦当劳生菜供应商,每5个汉堡中就有1个用的是我们村产的生菜。村里人告别了苦日子,迎来了生菜种植最辉煌的时刻。”
人生起起落落是常态,产业发展也是如此。
2012年,由于供应链的变化,麦冲村的生菜供应量开始下降。随之而来的,还有因为长期连作导致的生菜品质下降。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蒲长文坦言:“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有解决的办法。连作的问题,只要通过轮作就可以解决。我们现在压缩生菜种植茬数,保证每年一茬粮食。品质提升带来的效益足够弥补茬数减少的损失。”
不仅如此,蒲长文还在种植模式上进行探索,改原来的“公司+农户”为“公司+合作社”,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种植难以标准化的问题,包括肥料等投入品以及绿色防控的统一,最终在生产端实现对生菜品质的有效把控。
蒲长文说:“我现在干的事情是既要种好生菜,还要总结出一套模式来,并且可复制能推广,努力让‘嵩明生菜’再次闪光。”
养奶牛其实可以这样“玩”
在广州、深圳工作期间的积累,参加研学团……白郁倩没有想到,这些经历在未来的人生里都派上了用场。
白郁倩是一名“95后”,曾在美国学习金融专业。留学期间,她加入了美国爱荷华州华人协会和商业峰会组织,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见面会和中国农业企业及政府的商务翻译,还负责过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接待工作。按照这样的轨迹,白郁倩在深圳工作之后,必然前景广阔。
然而,家庭的突然变故让白郁倩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工作。2020年,她回到家乡嵩明县牛栏江镇,正式接手父亲的奶牛养殖场。对于她来说,这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白郁倩说:“只能硬着头皮上。当时,采购的奶牛马上就要进场,可是连青贮饲料都没有准备。我请来舅舅帮忙,想先把青贮饲料搞定,可是跑了6家,家家都希望付现款,一年的饲料要200万元,养殖场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费了很多周折,白郁倩终于解决了青贮饲料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怎么养好牛,产好奶,毕竟工厂的订单不等人,而且对牛奶品质的要求更是高标准。白郁倩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寻找专业的服务团队,从冻精配种到智能化挤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努力追求极致,只为产出好牛奶。向某乳企嵩明工厂供奶至今,白郁倩的奶牛场产出的牛奶品质一直保持着高水准。
市场的变化,永远要比生产先行一步。最近这一年,该工厂牛奶收购量不断下降。在削减牛奶产能的同时,白郁倩必须改变。
在广州工作的时候,白郁倩参与过朋友组织的研学团,丰富的课程让参加研学的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在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
或许,研学行业能帮白郁倩和她的养殖场打开另一扇大门。白郁倩说:“研学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第二课堂。我了解了县里几个研学基地后,发现奶牛研学很有市场。大家每天都喝牛奶,可是对奶牛并不怎么了解。现在,我们已经找好了场地,专业的研学团队也正在加快开发相关课程和项目。争取今年下半年,迎来第一堂体验课。”
不能把产业“困”在鸡笼里
需要应对市场变化的不只是白郁倩,“鸡司令”陈永平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前几年,有两个相熟的客户,每次来采购活鸡都是一人一车,这两年行情不好,每次采购变成了两个人拼一车。要让养殖场活下去,就必须压缩产能。
2018年,是陈永平养殖场发展的巅峰期,年出栏350万羽成鸡,销售额过亿元。这样的成绩是陈永平和爱人朱竹仙用近20年的时间奋斗出来的。
朱竹仙回忆起最初创业的经历满怀感慨。她说:“2004年,我们俩决定创业,做鸡苗的代理商,于是就跑去广西一家养殖场谈合作。那家养殖场的鸡苗在贵州、四川卖得很好,而云南市场是个空白。可是老板一点都不待见我们,嫌我俩连话都不会说,没法谈生意。”
陈永平两口子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而是在养殖场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了下来。整整一周的时间,他俩每天都到养殖场去,从软磨硬泡到帮着养殖场老板喂鸡,最终顺利签下了养殖场鸡苗销售的云南总代理。
之后的几年,虽然跑市场很辛苦,但陈永平两口子的公司发展很顺利。2007年,公司开始从单一销售转向“销售+养殖”。随后,他俩又与广西那家养殖场联合投资,在嵩明县创办养殖公司。2015年,陈永平两口子收购广西养殖场所持的全部股份,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
就在公司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带动农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陈永平两口子凭着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很快意识到了风险——不能把产业“困”在鸡笼里。
陈永平对记者说:“当时,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虽然市场也不错,但万一赶上市场波动或是出点问题,公司和农户谁都受不了。我们就鼓励养殖户在基地附近建冷库,在活鸡销售难的时候,冷冻一部分白条鸡。可是,白条鸡又不能存得时间太长,怎么把它卖出去又成了问题。当时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配送给单位食堂、饭店。”
为此,陈永平跑了两次深圳,专门学习配送行业的管理、经营模式。2017年,陈永平两口子正式成立了配送公司。短短两年时间,配送公司的合作单位就达到90家,配送品类也由原先单一的白条鸡发展到蔬菜、大米、调味料、食用油等2000余种商品。陈永平说:“配送的利润虽然不高,但是发展到现在一直很稳。”(记者 郜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