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首页 | 邮箱    
影像赋能,让世界听到晋宁“花开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0日 16:24:17  来源:云南网

  “用镜头记录晋宁的美,让更多人了解云南。”5月27——29日,“2024晋宁玫瑰嘉年华摄影金像奖大师影像创作营”120名摄影师聚焦晋宁,用影像记录当地花卉之美、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发展之美。

  凌晨5点的晋宁墩子鲜花集散市场,花农周围亮光闪烁,花商手电筒的光束与相机的闪光灯聚焦在散发着清香的一车车鲜花上,光影交织、快门频响,在繁忙的“星光花市”,摄影师记录下了云花香飘四海前鲜为人知的一瞬。

  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规范化的大棚里,不同品种的玫瑰含苞待放,摄影师记录下了彝族妇女哼唱民歌采摘鲜花的欢快场面。

  “在北京经常买鲜花,但不知道鲜花出自云南何处,到晋宁采风才发现,这里的鲜花又多又便宜。”北京摄影师王元晶表示,用镜头记录鲜花之美,更要采购大量云南的鲜花,送给北京的亲朋好友,她觉得传播云南之美先从身边做起。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说得真好,美好生活在云南,我比其他人更加深有体会。”多次到云南的“金像奖”获得者胡国庆说,以前只知云南山水人文多元化,这次才了解“全国70%的鲜切花产自云南,云南70%的鲜切花产自晋宁”,他用“震撼”来形容对晋宁花卉产业的感受。

  相比只到过云南采风的其他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线云强对云南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芳华年代他就在云南边境为国戍边。从凌晨的鲜花交易市场,到科技感拉满的现代花卉产业园,玫瑰花瓣的芬芳触动到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凌晨五点,在群山环抱的鲜花交易市场,用心感受,我真的听到花开的声音。”

  参与活动的云南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苏飞卡认为,晋宁发展规范化鲜花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体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经济发展、文旅融合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十四届金像奖获得者蒋澍,作为导师他带着一组摄影师在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清水河村、沙堤村、晋宁花卉产业园等地进行拍摄创作。晋宁的风土人情、滇池畔的青山绿水、花农的花样生活,无不令他动容饱含热情。当手捧鲜花的少女花模行走在沙堤村生机盎然的稻田边时,“咔嚓”声此起彼伏,蒋澍指导着学员定格下这美妙瞬间。他说用影像诠释生活、让瞬间永恒,就是摄影人用镜头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表达。

  在云南轮胎厂旧厂房,头戴花环的花仙子、斑驳的墙面、鲜艳的汽车、复古的摩托,同样激发着摄影师们的创作灵感,不同的元素构成了摄影师镜头里的工业之美。线云强觉得如此有特色的地方更适合打造成文化艺术空间,用影像点亮晋宁,绽放不一样的光芒。

  “摄影是中国12个艺术门类中最特殊的实践性艺术,‘歌声唱响中国,摄影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摄影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影响巨大。从黄山到元阳梯田,从张家界到东北雪乡,很多成功案例都是摄影家用镜头记录、用照片传播,唤醒大家点亮文化。”线云强表示,几天的活动中,他看到了云南轮胎厂老厂房的厚重历史,深刻感受到高原花都独特的鲜花魅力和滇池传统村落的勃勃生机。他希望通过摄影的优势,结合AI技术,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地方独有品牌,在乡村振兴中,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为期三天的金像奖大师影像创作营活动,首次邀请到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的线云强、徐波、王景春、蒋澍、胡国庆、耿云生、朱运宽、龙江等八位艺术家担任导师,分8组影像创作营,结合各组学员特长,从纪实、人文、人像、AI等方向指导学员进行创作,通过影像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当地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云南网记者 黄兴能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郭建丽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