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大地上有不少默默诉说沧桑历史与厚重文化的宝藏博物馆,他们或许展陈面积不大,但对于岁月的凝练却“保质保量”。在那里,参观者可以体验生命演化和宇宙变迁的历程、穿越历史重走茶马古道、看见岁月长河里的动人瞬间、了解千年盐都的历史文脉、见证社区群众智慧力量。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云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与读者一起穿越时空,感悟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去澄江 体验地球生命演化过程
奇虾化石。
奇妙高足杯虫化石。
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昆明鱼”,节肢动物的原始祖先“抚仙湖虫”,以及身长两米以上的寒武纪海洋霸主奇虾……走进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穿过OLED屏构建的海底隧道,各色古生物从头顶掠过,引导参观者探寻生命起源的奥秘。自2020年8月开馆以来,博物馆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余人次,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科普研学活动400余批次,3.5万余人参与。
“澄江化石地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是建在化石遗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各个地质时期的6万余件珍稀藏品,其中澄江生物化石5万件、其他地质时期化石及现生动物标本1万余件。”随着讲解员的介绍,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要脉络的地球生命演化过程的科普之旅就此开启。
“澄江生物群化石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寒武纪早期古生物的演化细节,生动再现了寒武纪早期地球复杂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其完整性和精美程度无可比拟。”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介绍,博物馆的落成填补了西南地区自然博物馆缺乏的空白,采用了VR、AR、柔性屏、智能体感互动等手段,打造一个集展示与教育、科研与交流、收藏与制作于一体的极具知识性、科技性、参与性、趣味性的科普教育及研学基地。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主馆的东侧,一栋造型别具一格的独立建筑,这是寒武纪球幕体验馆。馆内建有一个8K球幕剧院,可同时容纳100人观影,配备数字天象演示系统。直径高达16米的巨型球幕,接近360度的宽广视角,能为观众带来“手可摘星辰”的震撼视觉效果,生动阐释生命演化和宇宙变迁的历程,很好地完成球幕剧院的展示和教育目的。
“特色的展陈、丰富的游玩体验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奥妙,馆中一日、沧海桑田,这样寓学于趣的游览方式非常有意义。”游客郭女士在“五一”期间带孩子前来参观游玩,博物馆丰富有趣的功能刷新了她对传统博物馆的认识,她表示,将计划为孩子报名参加博物馆开设的主题研学课程,让孩子深刻体验探秘生命的奥妙。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苏榕
去昆工 捡拾大地肌理的时空胶囊
位于昆明理工大学的地学博物馆。
昆工教授捐赠的矿石。
张世涛教授从村民锅中抢救出的恐龙头骨。
在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一块块化石、矿石就如同珍贵的时间胶囊,让后来者看见岁月长河里闪耀的动人瞬间。
这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博物馆,见证着中国现代地质学科和地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展陈面积700平方米,包括一条开放式展出廊道、走廊两端的古生物展厅和岩矿展厅,1万余件各类珍稀矿石和古生物化石安静陈列在132个展柜内,诉说着46亿年来的地球故事。
古生物展厅内最受瞩目的当属“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的化石。1941年,许氏禄丰龙首次对外公开展览时,中国正身处血与火的艰苦抗战时期,这条“中国第一龙”的亮相,展现了南迁科学家们矢志不渝的科研斗志。在禄丰龙化石的四周,还陈列有独具云南特色的澄江古生物群、施甸海百合化石群、一平浪植物化石等藏品。每一块化石都为当代人回望过去、探寻地球生命演化历程打开了岁月之窗。
在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最为珍贵的当属一套绝无仅有的“世界岩矿标本”。这套标本是1911年原沃德自然科学研究所为清华大学定制的实物教学素材。抗战爆发后,清华南迁时将这套标本带往云南昆明,成为当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建的西南联大地质教学的重要材料,抗战胜利后该标本被转赠与云南大学。目前,这套采自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本,是国内唯一保存完整、历史最为久远的“世界岩矿标本”。
“博物馆藏品大多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捐赠,也有部分是师生野外采集的。”博物馆志愿者陈刘润玄指着展柜中的一水硬铝石、铜东川石介绍,他私人收藏的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等标本,都无偿捐赠给了博物馆。不单是科普志愿者,陈刘润玄还是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一名在微博平台拥有17.4万粉丝的地学科普博主。
自1997年以来,博物馆陆续被中国科协、自然资源部、云南省政府、中国地质协会等授予“‘科普中国’共建基地”“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等,许多授牌都是云南省独一无二的。博物馆团队设计了“探秘禄丰侏罗纪恐龙世界”研学路线,2021年获批中国地质学会首批精品路线,近年来,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与认可。
如今,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背景下,地学博物馆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博物馆进行融媒手段宣传。2023年,博物馆团队原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古生物化石系列——埃迪卡拉生物群科普视频》获得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珍藏过去的同时,地学博物馆也始终与时俱进,面向崭新的未来。
云报全媒体记者 吴沛钊
去大理 看上世纪的露天电影
博物馆外景。
售票亭。
《五朵金花》海报墙。
在大理古城内,一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电影院里,藏着一座以电影为主题的博物馆——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大理州电影档案馆)。
这里是云南省首家专题电影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家专题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包括大型电影放映设备展示区、农村电影放映场景复原区、精品电影放映及服装道具展区、老电影放映体验区等10个展区,通过胶片电影放映老设备、电影胶片拷贝、老电影海报和老照片、书刊杂志、服装道具、电影票、电影放映用品等电影相关资料文物6000多件套46000多件藏品,清晰地展现了大理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历程。
走进博物馆序厅,一面巨大的电影海报墙《五朵金花》映入眼帘。墙体顶部的灯箱内展示着56个老电影院的影像。环绕四周的手绘电影海报,是家喻户晓的《庐山恋》《五朵金花》《佐罗》《知音》《祥林嫂》《小兵张嘎》《孔雀公主》《阿诗玛》等影片。
清末民初,法国传教士在大理古城东门天主教堂放映幻灯片,打开了大理从方寸间看世界的窗口。20世纪50年代,电影《五朵金花》先后在54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拷贝最多的纪录。今天,大理作为天然影视摄制棚,众多国内外电影选择在大理拍摄。从简单的放映幻灯片到频繁的电影放映活动,从看电影到拍电影,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为我们清晰勾勒出了大理电影发展的历史轨迹。
博物馆大厅的一角,两棵树干撑起一方白色的幕布,放映机旁围聚着几位身着白族服装的“金花”“阿鹏”,还原了20世纪露天电影放映的场景。从2011年4月17日建成开馆之日起,《五朵金花》每天在这里循环放映,展示着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风貌、大理的山水田园风光。整个大厅的布局以白族民居建筑“三坊一照壁”为蓝本,中间整齐排列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院中常见的老式排椅,照壁墙上展示了新中国第一代22位电影明星肖像,另一个角落里,一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售票亭带来满满的怀旧意味。
云报全媒体记者 秦蒙琳 文/图
去思茅 在家门口找寻岁月乡愁
茶马文化展厅内的展品。
思茅刀官寨位于思茅区西南方的玉屏山脚下。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刀氏土司家族居住的村寨,故称“刀官寨”。
如今,这里已成为思茅区南屏镇曼连社区所在地。3年前,这一旧址上“长出”了一座社区博物馆,馆内的藏品均来自社区里各族群众多年收藏。古老的生产用具、色彩亮丽的民族服饰、马帮生活用品,充满岁月痕迹的老县志……关于普洱的点点滴滴,仿佛把人们带回了那段茶香弥漫的古朴岁月。
曼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尚华介绍,作为一个延续性的项目,博物馆结合社区地域特色,规划建设文化展厅3个,分别为普洱民族文化陈列馆、普洱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红色文化博物馆。通过打造3个基地搭建3个平台,形成一个集研究、创作、教育培训、展览、交流、旅游六大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格局,让大家了解多姿多彩的普洱民族文化、马帮文化,弘扬和展示思普革命的历史文化,再现思普地区抗战时期的文化艺术魅力。
博物馆的展品分为民族服饰、文字典籍、生产生活器具和不可移动文物4个类别,约有上千件。一个个老物件、一幅幅经卷诉说着居住地的前世今生,凝聚着社区居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共同见证了思茅的时代变迁。
“山间铃响马帮来。”在茶马古道上,不知走过多少带着帐篷、锣锅、茶叶,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的队伍,他们翻山越岭,行进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广袤的高山丛林之间,往来贸易,货畅其流。走进博物馆的茶马文化展厅,这些昔日马帮的专用印章、用大象皮制成的储水器、煮饭的铜锅……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古老的茶马古道上,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曼连社区居民郭云兆陆续把家里老物件提供给博物馆展出,在他看来,建立博物馆,用老物件讲述过去的故事,能够形成属于社区的共同记忆,在家门口找寻岁月乡愁。
相较由政府主导开办、聚集和展陈大量珍贵历史文物的国家和省市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凭借特色鲜明的展馆主题、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以及在家门口的地理优势,获得了许多社区居民的青睐。
如今,博物馆和社区已融为一体,成为展示思茅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也凝聚和承载了居民的乡愁,成为家门口的文化新空间。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沈浩 文/图
去黑井 开启一场盐源之旅
盐工挑卤水雕塑。
自古以来,禄丰市黑井镇就是一个产贡盐的地方,共开凿盐井55口,如今还保留着46口,深度从30米到300米不等,目前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3处。去年“五一”假期,黑井井盐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省一座以井盐文化为核心的乡村博物馆。
该博物馆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0平方米,分为序厅、盐都史踪、盐与人类、黑井盐艺、黑井盐政、井上人家等6个展区板块,其中盐与人类展区展示了世界盐的种类和世界各地盐产地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文物、场景复原、图表、多媒体等各种展陈方式的组合,集中反映黑井历史概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博物馆以井盐文化为特色,结合各朝代器物,详细介绍了黑井井盐历史文化和研究成果,方便游客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黑井镇的发展历史。
走进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名盐运官和一组盐工提卤水、挑卤水的雕塑。栩栩如生的雕塑展现了百年前在陡峭的岩盐矿藏盐井中,拉卤工运用沿斜井安置的竹(木)龙和转卤箱,将深井中的盐卤水连续抽出的景象。展厅以“图文+实物”的形式,向游客详细介绍了黑井自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井盐生产、盐政管理体制沿革和盐税发展等。
“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馆每天都有超过1500名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平时每天也有近百名游客来这里感受这座特殊博物馆的丰富内涵。”博物馆工作人员李涛介绍,下一步,博物馆将深入挖掘黑井镇珍贵文物资源、充分利用新的展陈形式、展陈内容发挥黑井(云南)井盐历史博物馆的历史传承、社会教育功能,把博物馆打造成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社会教育、研学旅游的重要窗口。
云报全媒体记者 吕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