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十一项重点任务!《云南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发布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4日 12:33:21  来源: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原标题:十一项重点任务!《云南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发布

  为加快推进工业立省、制造强省和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制定了《云南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我省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产品高端化取得明显进展。质量提升对制造业整体效益的贡献更加突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云南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

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以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现产品高质量、企业现代化、产业高端化,加快推进工业立省、制造强省和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3〕249号)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以先进质量标准为依据,遵循质量发展规律,采用持续改进和工程化方法,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树立科学质量观,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不断提高质量改进能力,实现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质量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省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取得积极进展,企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高,质量绩效稳步增长,中高端产品的占比逐步扩大。计量、标准、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质量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到2027年,我省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产品高端化取得明显进展。质量提升对制造业整体效益的贡献更加突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三、重点任务

  (一)增强制造业企业质量意识。持续开展“质量月”、“品牌日”等活动,推动制造业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生命”理念,切实把质量工作落实到研发生产经营全过程,引导企业强化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营造追求卓越的良好质量文化氛围。引导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生产工艺、包装设计、品牌宣传、市场调研上下更大功夫,使生产和销售形成良性循环。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发挥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作用,把全面质量管理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支持重点产业链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质量管理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支持相关协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市场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现场管理成熟度评价”等各类质量管理活动,提升企业全员全过程质量意识和素质。推动企业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加强全员质量培训和经验分享,加大对质量改进和创新成果的激励力度,有效调动全员参与质量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宣传引导,传播卓越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强化全员认同、主动参与,树立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共同价值观。(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全国和全省“质量标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选树活动,挖掘提炼典型经验,每年遴选树立一批全省质量标杆、评选一批全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遴选推荐精益求精、质量卓越的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开展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突破提升。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组织企业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和宣贯活动,深入开展GB/T 19000、GB/T 19004、GB/T 19024等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贯标,推动企业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机制,加强过程识别、管理和验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的先进质量管理。支持企业采用国际国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积极运用卓越绩效、6S管理等新型质量管理工具和质量认证方式加强质量管理,深化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运用,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全过程加强质量管控,持续提升全生命周期质量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夯实制造业技术发展基础。鼓励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内生性发展”模式,支持企业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设计和服务化转型为路径,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实施质量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提高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供给能力。推动各类创新平台等开放共享科研仪器、数字基础设施、中试基地、数据库等基础创新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鼓励龙头企业加强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提升产品设计定型、生产定型阶段中试验证能力,开展产品测试比对以及可靠性、稳定性和耐用性综合评价。(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可靠性。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推动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夯实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先进基础工艺的可靠性水平。促进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提升可靠性水平。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实施和相关标准制修订中,强化可靠性攻关及创新成果评价与转化应用。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围绕重点行业可靠性需求,积极参与可靠性标准制修订。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用户使用等环节的可靠性数据分析,建设可靠性基础数据平台,强化典型产品失效机理研究,为产品迭代优化提供技术服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技术改造促进制造业质量提升。以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升级、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制造为重点,每年实施一批产业链支撑项目,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实施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质量提升。支持企业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能力建设,持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对计量检测仪器、试验设备等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加大对标准研制与推广、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的投资,拉升质量“高线”。支持企业加大对关键共性质量问题攻关等质量基础能力的投入力度,引导企业推广采用在线检测控制装置、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推进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稳步提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

  (六)促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数字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抓手,加大数字化转型标杆打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采购销售、运维服务、业务办公、供应链管理等重点业务环节数字化,打造研发设计、智能排产、数字孪生工厂、柔性制造、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场景。夯实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特色示范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推动企业开展全流程质量在线监测、诊断与优化,深化传感器、机器视觉、自动化控制、先进测量仪器等技术应用,依据过程质量指标设置智能预警管控,持续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减少人为偏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动企业建立自我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对照《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自我评价,检视问题,精准施策,激发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按照经验级、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卓越级的评价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质量管理数字化、持续成功的能力、全过程质量绩效等进行评价,综合判断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经常性地开展监测分析、过程检查和总结评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

  (八)强化第三方评价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指导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贯标评价服务,支持企业选认专业机构并采信评价结果。推动专业机构组织专家人才队伍开展质量管理能力第三方评价,指引企业逐级或跨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支持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宣贯、培训、咨询、诊断及解决方案等全链条服务。引导企业识别质量绩效指标,采用作业成本法、标杆对比、成本—效益分析、顾客关系管理、统计过程控制等工具和方法,加强对用户满意度、用户忠诚度、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关键指标的度量、监测分析和评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

  (九)推动评价结果有效应用。发挥质量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对实现质量目标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支持企业将评价结果作为战略制定、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支持企业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改进机制,以评促改,根据评价结果识别质量管理薄弱环节,明确能力差距,确定改进目标,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对成效显著的质量改进活动、先进典型经验进行认可奖励和宣传推广,充分激发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

  (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托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加强检验检测类专业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专业机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加强质量标准品牌能力建设,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验证一批关键标准指标,提升问题诊断、分析试验、改进验证等技术支撑能力。鼓励实验室、平台、专业机构、标准化应用验证环境向企业开放试验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支持专业机构为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领域企业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试验验证、认证认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产业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支持专业机构面向企业开展标准化服务,提供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和国内外标准化信息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品牌创建与培育、咨询评估、品牌保护等服务。(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部门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按照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协调机制,引导企业深入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评价,不断提升质量水平,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强化资源统筹协调。加强制造业卓越质量工作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有关政策规划的有效衔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坚持高质量导向,支持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发挥各类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强化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

  (三)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支持开展“入企帮扶”服务,鼓励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支持,提升计量服务支撑,加大试验验证和检验检测服务供给,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中试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综合技术服务。支持专业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研发面向企业自评估、自诊断需要的模块化、轻量化贯标工具,提升贯标流程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责任编辑:胡津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