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上午,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云南海埂会堂进行。
省政协委员,文山州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朝伟;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李志恩;省政协委员,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民进昆明市委副主委邓国谊;省政协委员、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潘巧云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围绕“委员谈变化”主题开展交流。
在“委员通道”现场,省政协委员,文山州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朝伟说:“‘西畴精神’同党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一脉相承,既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又有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基础,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发展,‘西畴精神’都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什么是“西畴精神”?李朝伟介绍,“西畴精神”是一笔激励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是一张持续发展充实的群英谱系、是一股全面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文山州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文山之干”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云南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最吃劲的阶段。去年二月,王宁书记到文山州调研时强调,要以新时代‘西畴精神’激励实干兴滇。”李朝伟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政协委员,要从自身出发,在三个方面带好头。
一是要胸怀全局奋斗。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要事”,心系“民之关切”,在大局中找准位置、思考问题、推动工作,齐心协力促进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二是要提升效能争先。以“干部之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进一步推动各项事业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三要立足岗位实干。坚持把每一天的工作干好,把每一项任务完成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把每一份责任承担好,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贡献每个人的精神力量。”李朝伟说。
在每个城市中,都有大批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他们长期奔走于大街小巷,为大家提供大量优质服务,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城市环境、提供了便利生活。
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李志恩亮相委员通道时介绍,这些户外劳动者普遍在户外工作的时间都比较长,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困难。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近年来,省总工会大力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建设。李志恩表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进一步扩面提质增效,才能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户外劳动者的心坎上。
为此,李志恩建议:·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强支撑”的问题。把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清单,形成齐抓共建工作机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和保障,根据需要添配相关设施设备,推进服务站点建设全面提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好休息、饮水、热饭、充电、如厕等贴心服务。同时,在现场放置一些时事政策等方面的宣传资料,通过解决好户外劳动者的“关键小事”,以小切口彰显党和政府的关怀,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汇聚各方资源,着力解决“提规模”的问题。李志恩认为,可采用公共服务+工会驿站、爱心企业+工会驿站等方式,共同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不断扩大站点的数量和覆盖面,推出一批有针对性的服务,让广大户外劳动者能抬脚进站点、抬手享服务,将服务站点打造成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注重宣传引导,着力解决“扩影响”的问题。李志恩也在现场呼吁主流媒体加大对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户外劳动者了解服务站点功能,愿意到服务站点接受服务。同时,大力宣传好户外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贡献,在社会公众中潜移默化传播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的浓厚氛围。
“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就是第一任老师。”省政协委员,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民进昆明市委副主委邓国谊表示,从孩子出生开始,家庭教育就影响他的一生。
邓国谊表示,把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归因后发现,是由不同的家庭教育类型和亲子关系导致的。
在社会生活中,有凡事都为孩子严密安排好、完全剥夺孩子话语权的“管制型、命令型”亲子关系;有对孩子有求必应,过度溺爱孩子的“仆人型”亲子关系;也有对孩子成长没有引导的“父母完全缺席”亲子关系。另外,有一部分高知家庭,仅从书本中获知家庭教育的内容却不加思辨地移植,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还有一部分家庭,把教育的希望完全寄托给学校和老师。“全社会都需要理性地提升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普及和提升家庭养育和家庭教育认知,梳理和建构贴合家庭情况的教育目标。”
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能做什么呢?邓国谊说,家庭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一环。要做好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长在思想上自觉自察自悟,提升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责任意识,还要在行动上自觉、言行一致。要注重培养孩子面对复杂情境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面对挫折时的正确价值观。做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注重通过家庭活动、体育锻炼等,增强青少年体质,为心理健康打好基础。“社会环境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行动起来,在思想上自觉、在行动上自觉,这样的家庭群体才能净化社会环境、净化社会教育,建构出适合孩子身心成长的社会教育。”邓国谊说。
作为一名来自洱海保护一线的基层委员,省政协委员、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潘巧云对洱海近年的变化感触颇深。“省州两级党委政府坚决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大功夫推进洱海保护治理,洱海流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消失已久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在洱海连片开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大理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潘巧云为现场媒体记者解码“顺丰洱海”模式。“我们公司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利用洱海流域的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等各种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全利用的新模式、新做法,在洱海流域推动形成了以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一管到底的‘顺丰洱海’模式。”潘巧云介绍,截至目前,“顺丰洱海”模式已经为洱海挡住350万多吨有机废弃物。还有无数“牛粪公主”“淤泥王子”“泔水姐姐”“水草哥哥”,在新的就业岗位上默默坚守和付出,以不一样的方式守护着家乡的碧水蓝天,为洱海保护贡献着自己绵薄之力。
“我将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从本职岗位做起,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潘巧云表示,将围绕湖泊保护、“两污”治理、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为守护美丽家园建言献策。同时,复制推广好“顺丰洱海”模式,为呵护云南的绿水青山贡献“委员之智”、彰显“委员之为”。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 龙彦 牟燕红 赵芸瑞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