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1月23日晚,“两会聊天室”现场,5位省政协委员围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谈认识、讲案例、出主意、谋发展。
省政协委员、省联通公司总经理张云勇:
数字经济可以缩短各行各业的鸿沟,可以让农民也享受到红利。在数字经济时代,手机是新农具,数据是新农资,直播是新农活;数据中心是新农舍,信息化是新农客,农产品电商是新农市。数字经济应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可以降本增效、提升管理、促进创新、推动转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可以在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各环节,在农产品的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上助一臂之力。
聚焦农业板块,云南联通也做了一些初步尝试。比如,在农产品种植方面,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肥灌溉,可以减少农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党建延伸到最后100米,农民也可以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数字经济的红利。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技术、业务、平台的融通,要解决好政、产、学、研、用、融,中国联通更主要的精力放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把数据转换成生产力,也是运营商在研究的课题。
省政协委员、省移动公司总经理李学成:
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让偏远的农村也能享受到现代信息服务的便利,从而推动社会平等和进步;让传统农业插上数字的翅膀,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生产模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数“智”赋能,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推动实现农民增收和创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中国移动积极争当数智乡村建设的排头兵,持续加大乡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把5G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到了高原特色农业上,比如建设智慧咖啡园,通过对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进行精准的监控来确保咖啡豆的质量,“Al咖啡大师”通过机器学习,可以模仿全球最优秀咖啡大师的调制手法来打磨咖啡。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数据的运力、存力和算力,充分发挥其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实现数据的流通和共享,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省政协委员、省供销社主任和丽贵:
设施农业的广泛运用,由于数字的赋能实现了精准化的管理;运输流通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高品质的运输;消费端可以通过溯源体系追溯生产流通端的各个环节。流通方面,全省供销系统的电商去年营业总额达50多亿,增长了27%。
同时也应该看到,数字基础设施的全覆盖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产业要素的数字化尤为重要,要让数字“活”起来,而不是作为简单的信息。如何集成数字,通过数字管理平台、应用平台等综合平台的建设,让数据真正产生经济效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推动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实现全产业链数据化,这对行业管理、经营管理都将产生更大的作用。
省政协委员、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董事长曹荣根: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化、智能化切入到农业中,可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数字资产金融服务方面,农户或者生产者的产品种植、销售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以后,银行授信就可以解决融资问题;智能化的生产种植中,通过数字化控制水土气等可以保障产品品质;通过电商数据的分析,产品可以精准地产出、精准地定位到每一个市场,以得到更好的一个回报。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业数字化”,通过数据分析产品的种植量、市场销售情况,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已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数据的联通、分析、应用方面,比如花卉的品种选择、种植时间、市场需求,包括金融支持等数据都已实现联通,这样就能够合理地分配和调度资源,实现产销平衡。
省政协委员、丽江华坪金芒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杰:
数字经济可以拓展整个农村的销售渠道,农产品等级分类、产品标准的数据化,对产品品质提升、促进农民增收都是有益的。农业是集中用工的产业,数字经济赋能不仅可以降低用工成本,而且在分拣中也可以达到国际化超市的标准需求。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农民数据意识不强,未来推动数字经济还需要因地制宜的专项政策、资金支持,依托大数据进行整体性的产业规划,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网记者 黎鸿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