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实施“石榴红”工程,以涵盖理论研究、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教育培训等七方面15个项目为抓手,着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打造了系列重点品牌和示范项目,不断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全面推进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 持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到博物馆体验非遗技艺、在革命旧址感悟家国情怀、畅游绿水青山间、领略家乡时代变迁……今年2月,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300余名中小学生代表及教师在昆明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作为今年首批参加“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的成员,师生们在“看、听、学、做”的沉浸式交流体验中完成了一场手拉手心连心的融情实践。
这份始于春晖乍暖的情谊也在不断延续。除省级部门组织打造的“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全省各州(市)积极策划线上线下各族青少年交流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全方位拓展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组织泸水市格力小学足球队15名少年参加“遵义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迪庆藏族自治州持续与上海、新疆3554名中小学生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云南民族博物馆通过“馆区校”联动等多种方式,服务近4万名各族师生……系列活动紧紧围绕青少年交流计划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云南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
近年来,云南主动将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纳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考核指标体系,省级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出7项重点工作任务、7项重点保障措施,将“融”的理念贯穿始终,为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全省已推出92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品研学线路,2023年云南各级各类青少年交流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9600余人。
山水有相逢,情谊自相通。2023年11月,在由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上,丽江市抛出了个分享热点,“新丽江人”。
在丽江,不难见到乡音各异的民宿经营者、长期旅居客,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涉旅从业人员近3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古城景区省外户籍商户占总商户的65%。通过以旅游为平台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天南海北的各族群众在此落脚,“新老丽江人”共筑一座城,同是一家人。
“‘新大理人’‘新丽江人’等群体的不断涌现,成为各民族互嵌融居的最好注脚。”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坚持以旅为媒,以旅促融,云南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作为旅游大省,文旅融合发展是绘就“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重点笔触。云南持续推出10条非物质文化遗产、22条历史文化和5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倾力培塑各民族共享的节庆旅游品牌,春节、火把节、目瑙纵歌节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
通过发挥旅游带动效应,云南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更加深入。2016年以来云南省旅游特色村达1000余个,累计接待游客11.65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8600亿元。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50多万人。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在旅游发展中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共同体。
如今的云南,成为了各族群众追求“诗和远方”、和谐共居的交融之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持续向“大流动、大融居”深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就业创业、安居定居。尤其是“十四五”以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均在1500万人以上,少数民族群众占比1/3以上。
同心同向,和睦融荣。“上岗前有专业培训吗?薪资待遇如何?多久转正?”2月,在曲靖市会泽县举行的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输出欢送仪式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现场,应聘群众围聚在企业招聘展位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咨询着关心的问题。
作为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云南联合江苏、浙江等东部省市,组织了多场专项招聘会,通过开展“红石榴就业行动”,帮助各族群众到东部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外地企业到民族地区投资兴业、开发建设,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近年来,云南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石榴红”工程,以“联盟”化跨区域协调联动描绘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愿景。2023年9月,云南与贵州、西藏等6个省(区、市)民族宗教委签订了《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江上游示范带合作协议》,推动6省(区、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交流;10月,与江苏、四川等13省(区、市)23个州(市)签署《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跨区域协议》,着力打造合作共赢、平台共享、情感共融的互嵌式协作模式。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不断完善。
人心归聚 精神相依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咚咚咚!咚咚咚!”伴着少年们的齐声和唱,红绸翻飞,鼓声铿锵。这是在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的精彩一幕,昆明市代表队的舞蹈节目《鼓舞少年》创新编排出了秧佬鼓舞新的文化内涵,成为本次展演的“双奖”亮点。
这支亮眼舞蹈也是云岭大地上各民族不断融合,续写灿烂文化篇章的缩影。
近年来,云南深入开展“文化润滇”行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工程,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进文化认同。今年3月28日,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在北京开馆,云南作为全国第一批进馆参展省份,以“融·美云南”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展示和文化演出等活动,让观众感受千里之外的云南文化盛宴。
展览活动之外,云南聚焦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深入挖掘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民族文化书系》《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云南卷》等编纂出版工作,整理策划出版《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等民族文化类图书,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推动文化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持续扶持并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促进民族文化持续繁荣。自2019年起,连续5年被列为云南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之一。
助力文化共享。今年6月,为期两个月的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系列活动在昆明闭幕,11场主题活动、9场展演,带动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开展2581场活动,惠及全省3029万人民群众。打造了系列精品民族文化作品,不断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情感相连。
边寨蝶变换新颜 唱响民族团结歌 大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龙利村民小组迎来了火龙果丰收,随处可见村民们聚集在感恩桥头为水果分拣忙碌的身影。时下,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龙利村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龙利村正在发生着美丽“蝶变”。
而“极边第一村”龙利村也正是云南省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云南,拥有4060公里边境线,域内有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近年来,云南在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2021年7月,《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制定出台。2022年11月,云南提出推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迈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今,一个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和谐稳定的边寨正“连珠成串”,闪耀在祖国西南边陲。
创新“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走进磨憨镇尚冈村委会尚冈村,218幢古朴的傣族传统干栏式建筑映入眼帘,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有一片精心打造的小花园。
今年2月,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磨憨现场推进会上,昆明市主城五区(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和安宁市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的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介绍对口帮带工作开展情况及规划情况。
据了解,去年5月以来,昆明市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模式,推出主城5区和下辖的安宁市结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6个行政村的“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高标准、高起点谋划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着力解决制约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短板和弱项,也在促进边境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产业支撑是关键。从孟连县城沿南垒河南行,40多分钟车程后,芒信镇芒信村大寨牛油果基地就映入眼帘。2023年7月13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调研孟连,点赞孟连牛油果产业选得好、组织化做得好、“334”利益分配机制好,要求全省推广学习。
在省市的重视支持下,孟连县立足区位资源优势,抢抓全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机遇,建成国内种植规模最大的牛油果基地,成为国内唯一批量稳供优质国产牛油果的区域,孟连牛油果成功替代了15%的进口份额,被誉为“中国牛油果之乡”。
近年来,在云南省政府的扶持下,边境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茶叶、咖啡、天然橡胶、坚果、中药材、肉牛等重点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特色产业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均已创建一项主导产业、成立一个以上规范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51个沿边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筑牢边疆安全屏障。“一条路,六块碑,三代人巡护了十六万公里;一支笔,两个字,三代人书写了七十一年风霜雪雨。你是行走的第七块界碑,宣示着主权,捍卫着边关,守护着初心,担当着使命。”这是2022年1月6日,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界务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熊光泽获守边护边先进个人“云岭楷模”称号时收获的致敬词。熊光泽一家三代守边的故事,在文山州家喻户晓。从他的奶奶、父亲,再到他,一家三代人,从1950年至今做好一件事——巡边,守护边疆。
在边境一线,“有国才能有家”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守土固边已经成为群众的行为自觉。每次巡边,熊光泽都会仔细地擦拭每一块界碑,感慨“有国才有家,守好边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2017年,罗家坪村被列为马关县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县委、县政府整合多方资金,对村子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如今整个村子焕然一新,家家户户挂起了国旗。昔日历经战火硝烟、饱受战争创伤的小山村,已经摇身一变成了红色旅游村。
融荣与共 同心同行 全面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
今年5月19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现场推进会在曲靖市召开。会议指出,一年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总目标,坚持“系统创建、全域创建、实体创建、引领创建、创新创建”,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的成效。2023年,云南省各级命名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组织开展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和第二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创建命名,命名400个以上“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20个以上“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会同省教育厅推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创建试点工作,完成300所试点学校命名,总数居全国前列。
在小坝社区门口,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誓词碑的复刻版映入眼帘,旁边的电子屏幕上,续写誓词碑的电子签名活动吸引了很多社区的年轻人。
小坝社区3万多各族居民,在以“回忆之家”“服务之家”“非遗之家”“文化之家”等6个“家”为主题打造的温馨社区中,广泛交往、携手并进。社区居民何燚瑛说:“现在的话就感觉大家就像亲戚一样,越来越近,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我们生活在一个社区里面嘛,肯定也要相互帮助,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加强团结。”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比如: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玉溪市聂耳纪念馆自2009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曾先后被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级青年文明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同时也是玉溪市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已经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聂耳精神的重要阵地。
玉溪市红塔区聂耳纪念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文物利用展示与民族文化知识讲解相结合等方式,讲好聂耳与国歌故事、玉溪故事,提升全社会爱国主义意识、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2021年5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主播、“石榴籽计划”发起人海霞,到怒江州泸水市开展“昕爱的石榴籽”普通话推广公益捐赠活动。海霞说,扶贫必先扶智,扶智应先通语,学习普通话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需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只有通过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各民族的孩子才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近年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进一步加大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力度。会同省广播电视局在8个边境州(市)实施“同心筑梦”电视专栏、“学说普通话”电视教学、“跟我学普通话”空中课堂、“推广普通话”志愿服务4项专项活动。召开全省推普工作调度会,指导全省8个边境州(市)扎实做好推普宣传平台建设,下达推普宣传经费160万元,下达25个边境县(市)2023年培训经费427万元,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培训工作。联合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制作《普通话推广宣传手册》2万册,免费发放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文化认同的桥梁,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发展复兴的钥匙。书同文、语同音,才能心相通、情相融。
《“石榴红”工程行动方案》已成为云南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建设的示范品牌和重要途径,云岭大地各民族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云南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合力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不断绘就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融美画卷。
云南网记者 王波 时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