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云发布】一乡产值460万元,从“指尖艺术”到“指尖产业”跃迁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9日 22:54:07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赵芸瑞)6月9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楚雄彝绣·秀出美好生活”专场发布会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召开。楚雄市大过口乡党委书记张靖,就彝绣产业如何从“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作了分享。

  大过口乡作为“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彝绣产业具有较强的基础和潜力。去年,自楚雄州文化发展大会以来,大过口乡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在州委宣传部的统筹推动下,切实加大对彝绣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纯手工刺绣产品的扶持力度,重点在提升彝绣品质、打造彝绣品牌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乡级彝绣车间、村级绣坊,既发展“大而全”的规模车间,又建设“小而精”的高端绣坊,最大限度增加绣娘收入。

  截至目前,全乡拥有乡级彝绣车间3个、村级绣坊9个、绣娘1000余人,已形成了“乡有车间、村有绣坊、户有绣娘”的发展格局。涌现出了创立楚雄市彝花刺绣有限公司的90后青年何开美等彝绣致富带头人,带动了全乡彝绣产业发展,当地居民实现了居家就业、坐地创收的梦想,化解了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等基层治理难题,彝绣产业成为了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2022年,全乡实现彝绣产值460万元,绣娘人均增收达3100多元。

  通过不懈努力,大过口乡获得了“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等荣誉。下一步,将争取专家工作站落户大过口乡,提高绣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集“天时、地利、人和”,全力推进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徐颜蓉蓉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