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寻非遗之花,从建水出发
建水,在云南红河之畔已屹立千年,走进这座有着“滇南邹鲁”美誉的历史名城,很容易就能找到过往时光的印迹,而穿过悠悠岁月的,除了古建筑,还有融入建水人生活里的一瓶一罐一锅一壶。
建水紫陶存在于历史星河中、撒落在人世间,成为奶奶炉上炖的汽锅鸡、爷爷手里捧的大茶壶,承载着花开四季、收纳着清风白露,让每个寻常的日子都溢出欢喜,让人们更热爱这平凡的烟火气。
云南的生活,不仅有花、有风、有诗,更有千百年来各族儿女创造的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从浸透温度的白族扎染、巧夺天工的乌银走铜、傣族手工古法抄造纸术,到闻名遐迩的鹤庆银器、彝绣服饰、永子围棋,再到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宣威火腿、过桥米线、宜良烤鸭……衣食住行、三餐四季,传承不息的非遗里,有着云南的生活方式。
世世代代居住在云岭大地的各族人民,把非遗传承、创新并融入至今,将其变成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今天,与我们一起从建水出发,放慢脚步、用心体会云南人悠闲自在的一天,寻找那一朵朵“盛开”在云南的非遗之花。
建水紫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素有“滇南琼玉”之称
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的美誉
五彩陶泥丰建水,四时薪火纳壶中
建水文风昌盛的人文环境
给予紫陶源源不断的传承之力
几经更迭,在建水人的手中,再次熠熠生辉
在云南
午后泡一杯茶
轻抿一口
温润的茶香瞬间溢满唇齿间
从一片绿叶到一杯香茶
茶叶的制作技艺源远流长
不同品类各有滋味
在宁洱,普洱茶在光阴流淌中幽香回甘
在勐海,大益茶历经岁月酵成醇厚正味
在下关,一杯沱茶品味百年传承历史
在临沧,滇红茶入口便知醇厚
在大理,白族三道茶道不尽人生事
在芒市,德昂族酸茶中讲述着德昂文化
月亮、鹧鸪、稻谷
……
在文山州坡芽村
记录在土布上的81个图案
记载了81首动人的壮族情歌
歌集代代传唱
早已成为坡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1年
《坡芽歌书》被列入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树下、田间、家门口
坡芽人随处可唱
曲调丰富、婉转温柔
悠悠讲述着青年男女
从相遇、相知、相恋
再到白头偕老
悠扬的歌声飘扬在坡芽村
让人仿若穿越时光
在南涧
吃席是很欢乐的
菜是跳着舞上的
彝族跳菜热热闹闹
喜庆油然而生
彝家人善良淳朴、热情好客
他们捧盘起舞
舞姿豪放
时而刚劲、时而蹁跹
跳出丰收的喜悦
跳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蒙自
吃米线也可以是一个人的盛宴
过桥米线有满满的仪式感
菊花、豆尖、草芽、鹌鹑蛋、脊肉……
盛在小碟里配菜
逐一放入大碗中的高汤
香气瞬间弥漫
过桥米线由米线、汤和配料组成
一碗融入百鲜
迎合八方食客
鲜美味道
让人胃口大开
吃过就忘不了
带走大理的蓝天白云
只需要一次扎染
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
用线扎出各种图案
浸在板兰根的染料中
洗净晾干
白云就印在了蓝天上
大理白族扎染传承千年
一千多种纹样里
是白族历史的缩影
经典的蓝白色
正如大理湛蓝的天与洁白的云
让人们心生向往
彝族是一个把千年文化系在指间
绣在身上的民族
指尖翻飞
花草、动物等图案
出现在衣物、服饰上
诉说彝族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蓝天白云下
喂着鸡、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
用手中的一针一线
绣出心中的诗和远方……
在楚雄
彝家女子世代传承着指尖上的艺术——彝绣
马缨花、山茶花、羊角纹
美丽在生活中甜蜜绽放
泼水节是傣家人最热闹最喜庆
参与度最高的一个节日
人们相互泼水赠送祝福
澜沧江畔,瑞丽江边
看夜景、品傣味
用一瓢清水洗涤旧岁
以欢歌曼舞迎接傣历新年
非遗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是融入云岭儿女血脉的传承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儿女文化生命的密码就在这一颦一笑、一唱一和、一挥一舞之间尽情展露、绵延存续。
这就是在云南的生活
也是日常生活里的云南
一杯茶
一壶酒
一座城
一个节日
……
每当遇见便会收获无限的惊喜
非遗云南好时光
云报客户端、云南号出品
策划:谢炜 蒋敏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撰文:郭星余 普娅鑫 苏娟(见习)
编辑:郭星余 普娅鑫
设计:张琪
摄影:适志宏 杨峥 殷洁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审核: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