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三招巧解竹塘“共富密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推动农民增收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5日 09:48:00  来源: 云南网

  竹塘乡地处普洱市澜沧县城西北部,辖11个行政村207个村民小组9312户32453人,是拉祜、哈尼等多民族聚居区,拉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近年来,竹塘乡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办法,不断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机制,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580元增长到2021年的10109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14年的14.4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87.26万元。

  第一,“科技赋能”让产业集群增强致富“后劲”。探索建立“中国工程院+政府十企业十村集体+农户”的联合生产模式,集聚中国工程院科技、资源、智力优势,帮助农户有效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户增收。一是流转聘用促增收。按照“村集体和农户出资源和劳力,院士专家团队出技术和标准,企业出资金和市场”的模式,通过政府、村党组织发动,将闲置的林地资源集中流转,按照朱有勇院士团队制定的《林下中药材一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种植林下有机三七,企业在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优先聘用当地农户,使农户获得稳定的林地租金、务工收入以及朱有勇院士15%的技术转让利润分红,每亩达1万元以上。二是基地兴农助增收。采取“院士团队十政府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院士团队开办技能实训班,培育农村技能型人才、致富带头人,无偿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种植;政府负责完善农田水利、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合作社鼓励动员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冬季马铃薯,建立示范基地,在生产管理及农产品销售中进行全过程服务,实现产销无忧。合作社提取净利润的10%作为管理运营费,其他收益全部归种植户所有。2022年,共种植冬季马铃薯500亩,种植户增收200余万元,单户最高达8.4万元,合作社收益25万元。三是股份合作保增收。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杨林肥酒公司成立澜沧云辉酒业公司,云山村集体以合作社名义入股410万元、持股29%,通过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云辉酒业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到酒厂务工,云山村组织村民种植高粱、玉米、薏仁等酿酒原料,村民获取务工收入和生产收益,年人均务工收入3万元,种植户平均增收6000元。

  第二,“互助资金”让借鸡生蛋生出致富“金蛋”。采取“财政一次支出、村民集体所有、群众自我管理、农户无偿借款、资金有借有还、长期滚动发展”的方式,建立“草根银行”,解决群众发展产业有想法、缺资金的问题。一是合理分配活资本。在11个行政村实施“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项目,以行政村为单位按大小分别安排30万元至140万元资金,各村民小组轮流申报,形成群众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生产模式。二是全员分羹兴产业。全乡所有农户均可根据产业发展意愿提出不高于5万元的借款申请,经村民小组、村委会、乡政府逐级审批后进行放款,做到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发展有保障,累计放款3991万元,支持3102户(次)发展产业。三是滚动发展富家底。村集体每年按4%收取运作费,其中2%纳入村集体经费、2%用于继续壮大本金,2021年年底,全乡互助资金由1016万元增加到1092万元。为保障资金安全,乡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会计委托中心、村委会、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组成项目监督小组,全过程监督;农户按自愿原则组建5户为一组的联保小组,负责该组农户的放款、监管回收工作,有效避免资金流失风险,10年来无一户拖欠还款。

  第三,“多种经营”让甜笋产业成为致富“新宠”。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整合资源要素、建立产业基地,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密切农企合作,带动农户增收。一是转让经营盘活闲置资源。东主村党总支牵头领办合作社,以每年42万元租金把1000亩集体低产竹林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全权经营管理,建成甜龙竹生产示范地,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合作社组织涉及土地流转的60户农户到示范基地从事甜龙竹的日常管理和采收,企业每年支付15万元管理经费给合作社,合作社按劳分配到农户,并以每公斤1.5元支付采收劳务工资。二是合作经营闯出新路子。采用“政府十合作社十企业+农户”合作方式,由政府投入703万元财政涉农资金作为项目发展资金,合作社把1000亩分散的撂荒地、宜林荒地和杂灌林地集中起来,实施甜龙竹示范推广项目,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服务、竹笋加工保鲜、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农户按照统一规划和技术规范,负责自有土地内的幼竹抚育、成竹管护、鲜笋采收,交由合作社以协议价统一销售,合作社提留农户销售鲜笋收入的20%作为集体发展资金。

  实践证明:科技不仅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为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注入强劲动力;帮扶资金的基金化运作,可发挥促农增收“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多样化经营不仅可以帮助农民规避风险,还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达到“1+1>2”的效果。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供稿

责任编辑:崔庆波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