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哨乡横河村76岁的冯树昌家里六口人,今年马铃薯丰收,收入20万多元。“过去,洋芋(马铃薯)是主粮,一天三顿吃,都吃腻了,是‘救命的’,后来温饱靠洋芋(马铃薯),现在成为致富的‘香饽饽’,这全靠‘大学生’的技术。”冯树昌说的“大学生”就是六哨乡脱贫致富的灵魂人物:寻甸县六哨乡农业科科长杜春永。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六哨乡地处滇东北高原,属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是马铃薯的黄金种植带。今年52岁的杜春永是土生土长的六哨人,在他的记忆中,这里家家都种马铃薯,顿顿也离不开马铃薯。他说:“小时候大米不够吃,马铃薯是主粮,吃马铃薯吃到怕。”
为了把马铃薯变成老百姓的“致富薯”,杜春永把初心和使命注入血液里、融进事业中、写在大地上。
1987年高中毕业,杜春永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乡亲们亲切地叫他“大学生”。本以为离开农村,去到城市,便和马铃薯告别了,没想到进入大学后,他和马铃薯又有了新的故事。
云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薯类作物研究所,主要开展马铃薯相关的科研培训。看着实验室里的组培苗及类型各异的马铃薯,杜春永才知道小小的马铃薯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因此,在大一选择专业方向时,他毅然选择了马铃薯研究。他说:“我是高寒山区走出来的,是马铃薯养育了我,现在有深入研究的机会,就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为家乡人民做一点贡献。”在当时,很少有学生能进入研究所做实验。为了争取机会,他主动承担起实验室后勤工作,用课余时间扫地、擦桌子。一段时间后,老师被他打动了,允许他参与研究所的实验。
“奋斗是我们的最好姿态,是日复一日早出晚归的勤恳,是忙忙碌碌披星戴月的快乐,更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付出。”杜春永说。大学期间,为了拿到一手实验数据,他跟随老师回到寻甸,把马铃薯地变成教学课堂,每次都要待上好几天,在调查寻甸主栽马铃薯品种用于加工产品地质量变化时,他每天早上7起床,扛起耙子、骑上摩托车便赶往马铃薯地,挖样品、测重量、对比炸薯片颜色。每天下地忙碌都到夜间10点。为了支持他的实验,家人给他留了几块试验田,每当找到新品种,杜春永便带回去种上。1997年,杜春永把由云南师范大学薯类研究所、寻甸农科所等单位合作选育出的马铃薯品种“合作88”带回六哨乡进行推广。六哨老百姓种了多年“米拉”品种,对新品种的到来大家都很怀疑。“会不会上了‘大学生’的当”“种下去产不出马铃薯怎么办”。面对质疑,他用自家和亲戚家的50亩土地进行试种,收货时“合作88”亩产较“米拉”增加了1吨多,每公斤0.7元的市场价是“米拉”的2倍,村民们信服了杜春永。第二年,乡亲们都争先恐后种植“合作88”。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实干。杜春永认为,如果干事创业热情不够,雄心壮志没有,那么蓝图再清晰、规划再有力,也难跑出“加速度”,更谈不上走在前列。他说,要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砥砺干事创业热情,迸发干事创业活力,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1998年,杜春永申请调往六哨乡工作,在家乡的大地上潜心研究马铃薯。进村、下地、对比各类品种,杜春永迅速投入工作,如鱼得水。六哨乡是寻甸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过去,种马铃薯是“靠天吃饭”。杜春永提出马铃薯种植需要防病害、并要科学灌溉时,乡亲们一片质疑声,他就手把手地教。在他的耐心讲解和引导下,村民们开始尝试人工干预种植。当年收获时,经过防病、浇水的马铃薯个头更大,产量明显增加。村民们认可了他的工作,主动上门求教。
2007年,杜春永担任六哨乡农业科科长,10年前的心愿终于实现。2009年,他配合寻甸县农业农村局向国家申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2010年起开始建设马铃薯种植繁育基地,培训、生产、推广优质脱毒马铃薯种,2011年,基地一期正式投产。多年的潜心研究发挥了价值,杜春永带领大家与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2022年,基地二期建成投产。至此,历时10年,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才算建设完整,开始了规模化农场式种薯生产,种植效率提高7-12倍,每亩生产成本降低256元。“靠着‘金蛋蛋’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柏栎村村委会主任杨国平说,去年柏栎村种植马铃薯面积13866亩,仅马铃薯一项人均增收2万元收入。
杜春永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扎根田间地头,把科技成果带给千家万户,带领乡亲发展马铃薯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局面。如今六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去年,马铃薯产值达3.73亿元,农民户均增收1.8万元,马铃薯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杜春永说:“他将继续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中,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继续做出贡献。”
云南网通讯员 吉命古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