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态改善 再现星云湖美景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情况调查系列报道之四
治理后的星云湖景色
星云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由于湖水碧绿清澈,波光妩媚迷人,月明之夜,皎洁的月光映照湖面,如繁星闪烁,坠入湖中,晶亮如云,故而取名为星云湖。
每年,重庆市的刘女士都会来到云南玉溪市避暑,之前她选择的是抚仙湖畔。而今年她租下了星云湖旁边的一家民宿两个月。“远离喧嚣、山水一色”是她对星云湖的印象。而这片令人惬意的湖光山色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曾经,由于污染排放等问题,星云湖水质受到很大影响。
水质变好 游客纷至沓来
至今,生活在星云湖附近的居民还记得2002年蓝藻水华大面积暴发。“满湖都是绿油油的、厚厚的蓝藻,一阵风吹来,夹杂着难闻的腥臭味。” 星云街道办事处河咀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红伟说,此后,星云湖每年5月至12月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
从2019年夏季开始,居住在星云湖西岸翠大线原收费站湖域的居民反映蓝藻少了,恶臭味道也闻不到了,岸边的水也变清了许多。在此之前,这里曾是蓝藻水华的重灾区。
近年来,江川区加快推进退塘还湖、退田还湖、环湖截污治污、湖滨带提质改造、入湖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并建设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综合治理,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健康。
今年8月,刚入秋的星云湖湿地公园,湖、山、树、草呈现出一片秀美宜人的景色。当地居民说,这几年星云湖水质改善了很多,周末时,大家都愿意带着家人到湖边走走。星云湖湿地公园在涵养水源、排洪蓄水、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江川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江川区将在保护为先的原则下,完善湿地公园的旅游服务设施,组织康养、休闲旅游。下一步,江川区将着力围绕星云湖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打造特色村、田园综合体;同时,发挥古滇青铜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旅融合产品,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生态改善 成候鸟栖息地
今年6月,有摄影爱好者在星云湖东岸湿地公园拍到两只特别的鸟,经相关部门确认,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棉凫,也是棉凫首次在星云湖现身。
在2020年3月,玉溪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了21只彩鹮,是国内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彩鹮种群。彩鹮为鸟纲鹈形目鹮科彩鹮属动物,多栖息于湿地,有时也会到稻田中活动。彩鹮主要以鱼、虾为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近年来,随着星云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当地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不断提高,江川区野生鸟类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大量候鸟栖息在星云湖水域,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美景。
在星云湖岸边的湿地湖滨带,时常可以看到头顶白色“帽子”的白骨顶鸡在觅食或是草丛中漫步。据江川区林业和草原资源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白骨顶鸡在整个星云湖湿地湖滨带都有分布,常年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都会有大量海鸥飞到星云湖越冬,白鹭、绿头鸭、黑水鸡、红嘴鸥等候鸟,每到迁徙时节也会来星云湖,其中包括彩鹮、紫水鸡、水雉等比较罕见的物种。”该工作人员说,随着江川星云湖保护治理的推进,水质得到了很大改善,湖滨湿地得到了较好修复,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这里成为了候鸟栖息地。
加强监管 河长制发挥作用
过去几年里,玉溪湖泊保护治理受重视程度之高、措施出台频度之密、保护治理力度之大、执法监管尺度之严、水生态环境改善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十三五”期间,星云湖保护治理总投资36.32亿元,实施“外源削减、内源控制、生态修复、湖体补水、监管体系”5大类16个项目,9条劣Ⅴ类入湖河道实现脱劣,城镇垃圾收集处理率、污水收集处理率从“十二五”末的88%、87%,分别提高到100%、96.53%。
目前,江川区共有533名“四级河长”,积极发挥统筹、协调、督促作用,通过常态化巡河,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2021年推进河长制建设考核中,江川区取得了玉溪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今年初,江川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河长制工作进行调研。“星云湖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不彻底仍是一大问题。”为此,江川区政协调研组提出了多个方面的建议,包括:一定要盯住脱劣目标,抓好入湖河道综合治理,特别是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升级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农药、化肥减量方案,实现“零增长”,直至“负增长”。
记者了解到,“星云湖初期雨水调度指挥中心”成立后,提高了星云湖初期雨水调度成效,减少河湖冲击性污染负荷。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通过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星云湖流域已完成油菜种植1.25万亩,种植玉米1.94万亩,完成沿湖生态烟叶种植面积5015.5亩,生态水稻(荷藕)种植形成种植规划图,现已完成生态水稻(荷藕)种植5031.1亩。
相信不久的将来,星云湖“百里湖光小洞庭”美景将恢复。(张莹莹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