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生物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分享活动举行。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开创者裴盛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省农科院番兴明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科研人生,分享了相关知识与观点。
最近,80多岁的裴盛基教授有了一个新身份:社交平台“小红书”的博主。这是这位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开创者为推广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又一次新尝试。
民族植物学既关注植物本身,又关注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涉及植物学、人类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裴盛基师从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为开展植物调查研究,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民间智慧在书本上并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研究者从未听说过的。他深深感受到,这些宝贵的智慧应当被世人认识。1982年,裴盛基撰写的《西双版纳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发表,成为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有外国学者曾说,民族植物学的根在中国,这从侧面印证了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几十年来,裴盛基致力于各类典籍的研究,并不断结合社会生产发展需要,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比如,近几年,他的团队与国内品牌“植物医生”合作,专注于石斛攻关,研究其成分、护肤原理及应用,并开发产品推向市场,企业、消费者、科研团队等各方在其中都有收获,也促进了植物资源保护。
在西双版纳,科研团队帮助当地哈尼族“找回”了在当地已经“消失”了的“跳蚤草”——一种可以驱赶蚊虫的传统野生草药。同时,对其进行人工培育,并研发药品。此外,团队在云南多地开展社区保护项目,还到西藏等地进行调查研究。
耄耋之年的裴老一直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晚辈们都喜欢称他为“裴爷爷”,他的心愿也与年轻人有关:他希望祖先留给我们的生态文化与生态智慧能传承下去。
他说,很多与生态相关的传统知识,对城市生活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已经不了解了,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真正产生效果,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需要科普在其中发挥作用。于是,他在社交平台开通账号,以小视频向年轻人介绍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各种“神奇植物”,收到了许多年轻网友的热烈评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裴老说,几十年的研究工作让他对这句话有非常深的体会。在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作为生态智慧的重要内涵不断发展。我们应把它们发扬光大,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云南网记者 刘子语
“大家可以叫我‘蘑菇先生’。”10月13日的采访中,杨祝良这样介绍自己。这是一个在业内无比响亮,也让他无比自豪的名字。
杨祝良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也是国际真菌学主流学术期刊《真菌多样性》主编。他从事真菌研究,创建了世界牛肝菌科和鹅膏科新系统,创立了中国高等真菌分布格局成因理论。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开幕前,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对“生物多样性”作了定义:它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基因三个层次。
杨祝良对于这个定义中的“微生物”极为熟悉。常年和真菌打交道的他,为大型真菌绘制过族谱,编纂过书籍,帮助大家提高辨别和防范能力,以降低云南野生菌中毒风险。在“野生菌王国”云南这片土地上,他和团队也从未停止探索,寻求保护和发展间的平衡,找到菌子中的“财富密码”。
采访中,杨祝良说起羊肚菌就显得颇为兴奋。2007年以来,他和团队收集菌株8920余株,筛选出“昆植1号”和“昆植2号”优质高产核心种质30余株,揭示了羊肚菌的起源、演化和复杂的生活史,解决了羊肚菌高产和稳产菌株检测难题。
他们还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全新种植和管理模式,实现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栽培。最近,羊肚菌工厂化栽培获得成功。“我们实现了羊肚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云南、四川等省区市累计示范种植已达1.96万亩,经济效益达1.92亿余元。”
杨祝良说,菌子丰富了云南乃至世界消费者的餐桌,很多人也因为菌子获得财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但越深入走进菌子的世界,打开越多“财富密码”,他也越深刻认识到“野生菌资源非常宝贵,但不能过度采集和开发,否则资源必将枯竭。”
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幕,“生物多样性”全球瞩目,“生态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会议期间,杨祝良的团队成员正奔波于山林间,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并通过无人机航拍、短视频拍摄等手段,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真菌。
杨祝良说,希望借助大会契机,带领更多人打开菌子的“财富密码”,认识真菌的“还原者”作用。“真菌把动植物的残余全部完整分解后,使其回归到生态系统中,又再供动植物生长使用。它极不起眼、默默无闻,却又如此伟大。”他真诚地说,只有敬畏自然、有序开发,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才能让这份“财富密码”的“寻宝图”向后人不断传递。
云南网记者 韩成圆
10月13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番兴明教授在会议中亮相,与他一起亮相的,还有他背后高高的“玉米塔”。其实,番兴明培育的玉米新品种早就打响,为很多国家的人民带去福音。
番兴明的这座“玉米柱”,展示着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独特地位。醉心于玉米育种的他,作为“玉米人”在研究道路上永不止步。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之首。但在全世界300多个玉米种质中,我国有效开发利用的不到1%。玉米也是全世界杂种优势应用最早、全球种业市值占比最大的作物。“玉米种业是世界粮食安全、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拥有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才能保证玉米育种和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番兴明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种植的玉米品种颗粒小、产量低,如何让大家吃饱、吃好,成为番兴明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1988年,番兴明到玉米的起源地之一墨西哥进行玉米改良学习,墨西哥高产、美味的玉米,经常让他想起村里吃不饱饭的孩子。回国后,他决定潜心研究玉米遗传育种,这一做就近40年。这些年来,番兴明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品质改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这使人民吃饱也能吃好,使云南成为全国拥有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使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多年来,我们团队累计向国内外发放玉米种质1万多份次,为国内外玉米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重要的遗传材料。”番兴明说。他的足迹遍布世界三分之二的玉米种植国家和地区,他想:我们自己吃饱了,也要让那些还没吃饱的人早日吃饱。
2010年以来,番兴明带领团队在老挝开展抗逆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累计筛选出7个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并通过老挝农林部审定。他们还建立了境外优质高产杂交玉米示范和杂交种制种基地,培训了一大批老挝玉米科技人员;他们改良的玉米种质在伊朗、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国家和地区都表现出优异的抗病性、抗旱性和丰产性。番兴明带领团队研究出的玉米种质,不仅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也走出中国、造福世界人民。
云南网记者 李吒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