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谭雅竹 吴沛钊 胡梅君 顾彬)“千百年来,哈尼人与自然共生,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也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云南青年代表施晓悦,身着节日盛装登上发言席,向世界讲述哈尼族群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此时,距主会场300多公里外的元阳县,哈尼梯田正迎来丰收季,层叠的梯田金黄一片,错落铺染于天地之间。哈尼族群众捉鱼嬉戏,收割完的谷茬和远处的绿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施晓悦的深情讲述,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哈尼族梯田文化历经1300多年传承发展,已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农耕文明奇迹。”她讲道,哈尼族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护和促进了多样的生命世界,让哀牢山区拥有2000多种植物,460种野生动物,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展示区。
结束发言后,不少国内外嘉宾主动邀请施晓悦一道合影,她的兴奋与骄傲溢于言表:“我非常自豪,迫不及待地想把我们民族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施晓悦是一名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作为新时代的哈尼青年,未来她将主动传承哈尼族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传统,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青年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中来。
施晓悦讲述的故事,不仅发生在红河哈尼梯田,更在云岭大地不断上演。
人与自然相依相存,各族群众携手同心。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践行者,云南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保护、传承与发展,让全省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在生态滋养中演绎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