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云南要闻 >> 正文
澄江:在城乡一体化中探索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8日 10:25:01  来源: 玉溪日报

  原标题:澄江:在城乡一体化中探索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近年来,澄江围绕“三个国际城市”目标定位,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云南省美丽县城等为契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2020年末,澄江城镇化率达54.1%,“城”与“乡”的差别不断缩小,城乡面貌与日俱新。五年间,中心城区面积扩大0.23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提高8.2个百分点,垃圾处理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7.2个百分点,城乡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340户737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9.2%。

  澄江一中鸟瞰

  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福祉,在澄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和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以强带弱

  凤山小学小西校区的学生在上体育课

  秋季学期开学后,澄江市凤山小学小西校区里,师生们又忙碌了起来。9月3日下午3点半,操场上有两个班在上体育课。教学楼里,不时传来琅琅书声。

  凤山小学小西校区前身是右所镇小西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之前办学力量较为薄弱。而位于舞凤山下的凤山小学栉风沐雨百余年,是澄江市区唯一的一所小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及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澄江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外来务工及经商人员的涌入,以及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凤山小学的办学条件已远远适应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学生活动场地小,超规模、大班额办学,不但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制约了澄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规范化建设。

  于是,如何实现小学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凤山小学劝学校区校长孙文娇,时任凤山小学副校长,参与并见证了三年前两校的资源整合。据她介绍,当时的思路是以凤山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小西小学快速发展,彻底解决因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凤山小学超负荷办学难题,通过“教育管理一体化、师资配备合理化、基础设施标准化、质量评价科学化”建设,把小西小学改造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办学行为规范、办学条件达标、师资配置合理、教育质量优化”的优质学校,化解办学矛盾,缩小学校差距,促进学校内涵式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整合之前,凤山小学主要招收市区适龄学生,而小西小学主要面向周边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整合之后,凤山小学从工作机制上主动打破城乡差别,加快两个校区融合发展。

  “这就像一家养两个娃娃。”凤山小学小西校区执行校长杜存打了个比方,“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娃娃们受益。”

  凤山小学小西校区今貌

  整合后的凤山小学设有劝学和小西两个校区,共有学生2952名、72个普通班和一个特教班。凤山小学把两个校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办学,学校一、二、六年级设于劝学校区,三、四、五年级设于小西校区,打破城乡差别。每年实行阳光分班,邀请家长代表和纪委等部门参与,分班结果确定后,所有参与的人都要签字、摁手印。

  “今年400多位学生家长,没有哪位家长因为分班的事来找校长。”孙文娇说。

  孙文娇表示,整合三年来,较好地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及学生的阳光均衡分班、硬件设施均衡投入、教育教学方式及管理规范统一。来自城乡的孩子们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洽相处。在一次学校举办的“红领巾义卖”活动中,几个贫困家庭的家长拎着很多野菜来卖,深受其他家长和学生欢迎。

  普特融合 控辍保学:一个也不能少

  感统训练室、蒙特梭利教室、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特教班教室、办公咨询室、工艺美术室、阅读休闲室,这是位于凤山小学小西校区的澄江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下设的8间资源教室。依托这些教室,该中心为残障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包括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心理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教育教学评估、教师培训、家长咨询、资源建设、信息供给及技术支持等。

  每年澄江市教育部门、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公安部门和学校联合开展“四查三比对”工作,进一步摸清春季开学后适龄儿童少年底数。今年,凤山小学劝学校区在参与此项工作入户调查时发现3名智力发育迟缓的适龄儿童,动员家长送其入学,让他们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据澄江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李云会介绍,截至2021年9月,澄江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133名,其中15名在玉溪特校就读,28名“送教上门”,2名在康复机构治疗,22名在普通初中、66名在小学随班就读,其中凤山小学劝学校区持有残疾证的学生有9名。该中心有特教老师4名(其中2名是玉溪特校下派的指导老师,2名是凤山小学劝学校区的兼职老师)。

  2020年10月,凤山小学小西校区成为云南省普特融合试点学校,设立了“半日制”的“特教班”,让特殊孩子与普通学生同促进、共成长。

  特教班招收了来自澄江各地的残疾学生10名。他们年龄、障碍类型及程度不同,有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癫痫等,数名儿童为多重身心障碍,生活难以自理,上课期间时有疾病发作。特教班的上课时间是每周一至周四下午,每天4节课,每周五特教老师到澄江各地开展送教上门。在教学评估与课程设置方面,特教班以“生活”为核心,开设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唱游与律动六门课程,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每周安排一节音乐、体育、美术融合课,和普通班的孩子们一起上课。

  据澄江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澄江市巩固均衡发展成果,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一是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制定《澄江市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学生辍学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镇(街道)责任,规范学籍管理,以情劝学,情感控辍;爱心助学,扶贫控辍;强化管理,制度控辍等措施,依法加大控辍力度。二是抓好特殊群体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工作。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心残疾儿童、关注学困儿童活动,设立亲情信箱,开通亲情电话,使弱势学生在社会关爱下健康成长。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确保其同等享受国家免补政策。三是认真落实《澄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资助体系和定期支教帮扶制度,抓课改,强管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四是在政策和制度上向薄弱学校倾斜。在招生政策、生均公用经费安排、教师资源配置、教师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上对山区、边远学校倾斜。五是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缓解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压力,解决了大班额问题。通过以上措施,按期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并向优质均衡目标努力。2016年12月澄江实现全面消除大班额。

  澄江教育:助力“一极两区”先行区示范区建设

  稍微了解澄江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这里是兴文重教之地,“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故事至今仍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豪。

  澄江市教育体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澄江教育事业日新月异。1993年澄江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95年实现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199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普及实验教学,2010年顺利通过“两基”国检验收,2007年接受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2016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2020年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2020年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3.16%,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8.4%,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1%,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07%,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龙街中心幼儿园寓教于乐

  今年,新一届澄江市委提出,未来五年,澄江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实行校长职级制、县管校聘改革,建立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开展奖励性增量绩效考核激励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推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实现“一市两示范”“一镇一公办”、人口集中行政村“一村一幼”全覆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探索教育集团、城乡学校结对考核、教育合作体、学区建设等方式,实现均衡配置和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力争到2025年达国家优质均衡县评估标准。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探索实施集团化合作办学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补齐高中教育短板。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

  未来,澄江教育将主动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澄江争当“一极两区”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蒋跃)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