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商洽会)线上展到来之际,由《湄公河》杂志社主办的“澜湄OUTLOOK:连线商洽会”活动于8月25日至29日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6个国家的20多位专家、媒体人、企业代表等,“云”聚一堂,围绕“新机遇、新发展”的商洽会主题,就中老铁路新机遇、商洽会助力区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等议题,展开交流与分享。
“我想为中国培养更多越语人才、越语爱好者,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促进中越民心相通,关键在两国青年。”“中越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民心相通将持续向好发展。”
8月28日,我们邀请到云南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教师陈氏青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玲,云南财经大学教师刘佳一起做客线上会议室,围绕话题“中越人文合作推动民心相通”进行分享交流。
云南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教师陈氏青娥
打破语言障碍
在谈及“中越人文交流”之前,云南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教师陈氏青娥先介绍了越中经贸快速发展的情况。“我选择从经贸谈起,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越中两国的交流合作,主要还集中在经贸方面;另一方面我相信随着越中两国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也将推动双方之间的人文交往。”陈氏青娥说。
这位来自越南河内的女孩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并不了解。当我踏上这片土地后,中国的发展速度令我惊叹。同样,我发现身边的中国朋友对越南也不太了解。”陈氏青娥表示。
分析原因,陈氏青娥认为受限于语言沟通障碍,两国人民缺乏有效的直接沟通,对彼此了解甚少。“想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必须打破语言障碍。”作为一名中国高校的越语教师,陈氏青娥结合工作实际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为中国培养更多的越语人才和爱好者。”
云南财经大学教师刘佳
“自2017年,中越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后,两国在产能、能源、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密切。”云南财经大学教师刘佳认为,要真正让两国民众亲身参与到各类交流合作中,提升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度、好感度,这是深化民心相通的关键。
据刘佳介绍,近年来,愿意学习中文的越南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中越两国可以通过新生代的年轻力量,改善两国关于彼此的一些刻板印象,这是加强民间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将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刘佳表示。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玲
深化民间交流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玲从文化角度介绍了中越民心相通的坚实基础。
张玲分析,中越两国都认同儒家文化,比如越南著名古典文学作品《金云翘传》就主要表达“忠”“孝”“义”等儒家思想;中越两国都有佛教、道教的信仰传统,越南很多地方存在的佛寺、道观就是最好的例证;中越边境地区居住着壮族、苗族等跨境民族,这些跨境民族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上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张玲认为,中越两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加上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为两国交流交往、民心相通奠定了文化基础。张玲还分析了中越两国的“共同点”。“当前,中越两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很多是相似的。”她认为中越两国有着广阔的民间交流合作空间。
线上会议进行中
发挥媒体作用
在促进中越文化交流、推动民心相通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中越媒体如何更好开展合作”展开讨论。
云南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教师陈氏青娥建议,两国应从官方层面着手,从高位推动媒体合作。刘佳则建议中国媒体聘请更多越南语人才、中越关系专家。“这样将有助于中国媒体更好地站在越南受众的视角,开展新闻传播工作。”张玲认为,中国媒体应该用越南读者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建议中国媒体重视越南年轻受众的需求。
组织本次连线的《湄公河》杂志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与越南媒体开展合作,为促进中越两国合作共赢、民心相通贡献媒体力量。目前,杂志社所属多语种网站“云桥网”已经开通越南语频道。在自由发言环节,《湄公河》杂志社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开展更多创新性的传播、交流活动,向越南受众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云南网记者 段建鑫 实习生 夏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