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如何让更多老年人赶上智能化这趟车?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4日 07:46:00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原标题:如何让更多老年人赶上智能化这趟车?

过安检需出示健康码

扫码进篆新农贸市场

  近日,在国企上班的彭女士陪父母入院治疗,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便捷,却也感触良多。她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从挂号、办理出入院手续、进出医院到拿检查片子、租共享轮椅等,无一不需要扫描二维码。如果没有我和妹妹在身边,不知老人要怎么折腾才能顺利在医院看上病?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老人就是弱势群体。如何对待他们,真是体现一个社会的良心。”

  当下,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线上挂号、网上买票、网约车出行、扫码点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变得越发不可替代。一些人认为,智能化着实考验老年朋友。事实上,这不仅考验着一个群体,更是考验着社会各界:如何才能让更多老年人上智能化这趟车?

  镜头

  一个二维码难住一群人

  来自蒙自的年近七旬老人张维,独自一人从昆明坐飞机,准备到汕头与老朋友相聚。当他匆匆忙忙到位于负一楼的入口处时被拦了下来,现场工作人员告知其出示绿码(健康码)才能通过,而此时离航班起飞时间只有50分钟,还要安检、候机、检票。张维急得直冒汗,赶紧掏出手机扫码,因为老花眼看不清小字,在手机上设置了手写输入。在填表的过程中,手写输入识别率低,耽误时间,越着急越容易出错,无奈下他只好求助他人。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几分钟后他成功获得绿码。张维说,虽然学起来比较难,但有空了还是要学习。

  “怎么又要重新填信息啊,上次还好孙子在旁边,今天一个人过来买菜,我不知道点哪里。”在篆新农贸市场门口,63岁的陈大爷在为绿码信息过期而叹气。说罢,陈大爷只好去人工登记,短短的几栏信息,陈大爷花了10多分钟才填完。

  在门口负责安保秩序的杨先生告诉记者,通常年轻人花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操作,老年人则要花上好几分钟。自己每天看着老年人拿着手机手足无措的样子,很是心疼,但疫情防控要求又比较严格,只能尽力去帮助他们。“不过现在好多了,很多老人操作几回后慢慢会了。”

  10月30日上午,在云大医院门口,一些独自来看病的老年人正在大门口填表。有一位七旬老人拿着手机站在门口,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记者走过去想要帮忙。这位老人告诉记者,自己76岁了,为了出行方便,在学习使用智能机。“我没有生病,今天专程从家里过来试试看能不能扫码,但网速(显示3G网络)不太好,前几天都能扫出来,这几天又不行了。”

  变化

  老年大学手机课受热捧

  10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红星社区老年大学。该校相关负责人吴女士介绍,目前学校设置了智能手机学习课程,受到老年朋友的欢迎。“有的老人找不到手机按键在哪里,不会手机杀毒、垃圾清理,不知道怎么用微信。为此,我们以兴趣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找了华为的员工给老人们上课。根据熟练程度,分为初阶班、中阶班和高阶班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吴女士说,到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对手机拍照、听音乐等基本功能有所掌握,更多关注社保、交通出行、公交车到达站点时间以及老年人生存认证等方面的内容。

  62岁的吴大爷是企业退休人员,他说,自己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经常网购。“如今时代发展速度太快了,很多老年人不会拍照、使用二维码、扫码支付。因为上了年纪,反应比较迟钝,记忆力也在衰退,学会的东西很快忘记,只能反反复复去学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多次之后才能记住。”

  78岁的退休教师王大爷说:“智能手机只适合年轻人,手机上的字太小,不戴老花镜根本看不清,有时候还找不到按键在哪里,不知道怎么开锁。”他边笑边指着自己身上穿着的夹克说:“不过我已经学会了网购,这个就是在拼多多上拼团购买的。虽然学习的速度很慢,但是一直坚持学。”

  声音

  老年智能化需各方努力

  面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和“智能化”问题,如何才能不让老年人成为智能化的局外人呢?近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社科院专家秦伟。他认为,要帮助老年群体跟上时代步伐,社会各界仍需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层面在提供各项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时,应当认真评估哪种方式更适合老年人。另一方面,就算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熟练程度也无法与年轻人相比,建议相关部门引导企业开发一些更简洁的应用程序,专供老年人使用。

  秦伟还说,帮助老年人融入快速发展的社会,家庭环节也非常关键。教父母使用科技产品,也是家庭成员相互交流、增进感情的方式。年轻人用“技术”反哺老人,可以给老人更多关爱;有子女的帮助和鼓励,老人学习智能手机会更有信心。

  秦伟认为,生活中,智能化的应用场景五花八门,对老年人来说稍显复杂,提供服务的办事部门可以尝试将服务再细化一些。比如,针对不同场景录制相应的使用教程视频,一步步教老年人办理对应的线上业务,缓解老年人不知从何做起的焦虑,也减轻线下窗口的办事压力。

  红星社区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吴女士表示:“很多部门开发了线上功能,如线上预约挂号、身体不适线上求医,但如果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些功能的意义也就相应被‘打折扣’。”建议相关部门和社区为老年人开授智能手机公益课堂,或发展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将科技助老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也让老年人感受到尊重和认可。

  举措

  为老年人设无障碍通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65周岁的人约1.8亿。而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也就是说,大约有5亿人是不上网的,其中就有约1.8亿的老年人,被互联网边缘化。

  据云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全省60岁以上老人共有692万。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会同相关部门在公交、地铁、火车站等公共交通区域设置无障碍通道,并且现场会有工作人员、志愿者帮助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单独出行老人。

  同时,按照全国老龄委的工作要求,云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在全省开展“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活动,其中“智慧助老”行动,围绕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动员家庭成员、社区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组织、老年大学等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疫情防控期间,出台了《老年人就医指南》对医院流程进一步规范,对患者给予就医指导。

  网友声音

  @串场绿茵:对于高龄和文化低的老年人,数字化就难为他们了,社会方方面面要给予宽容。在使用健康码、电子支付、预约就医等时,要设立老年人通道,为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方便。

  @耿向顺:南京老年大学开智能手机培训班这种做法,太赞了,建议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社区、村委会、养老院等单位都效仿。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电脑使用和上网培训指导类活动,能更好地帮助老年人解决非常迫切的电子信息产品使用难题,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记者 李赛 宗琪 实习生 杨进取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罗宇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